南陽經武侯故宅
眼前非復舊青徐,千載瑯琊有故居。歌舞漫悲漳水雀,風云猶憶漢江魚。隆中未竟生前略,篋里空藏去后書。不盡英雄滿襟淚,為君憑吊重踟躕。
衰柳殘堤鎖夕陽,行人猶憶臥龍崗。半犁煙雨長吟處,萬古乾坤一草堂。夜月有時歸鶴氅,秋風無復蒞戎行。可憐舊業荒蕪盡,空博成都幾樹桑。
眼前非復舊青徐,千載瑯琊有故居。歌舞漫悲漳水雀,風云猶憶漢江魚。隆中未竟生前略,篋里空藏去后書。不盡英雄滿襟淚,為君憑吊重踟躕。
衰柳殘堤鎖夕陽,行人猶憶臥龍崗。半犁煙雨長吟處,萬古乾坤一草堂。夜月有時歸鶴氅,秋風無復蒞戎行。可憐舊業荒蕪盡,空博成都幾樹桑。
眼前已不再是昔日的青州和徐州,千年過去瑯琊仍留存著諸葛亮的故居。人們空自為漳水邊的銅雀臺歌舞而悲嘆,卻仍記得諸葛亮如漢江游魚得風云際會。隆中時他未能完成生前的謀略,死后只留下篋中未施展的兵書。英雄們不禁滿襟淚水,為憑吊諸葛亮而徘徊不前。衰敗的柳樹、殘毀的堤岸籠罩在夕陽中,行人還在追憶臥龍崗。那半犁煙雨的地方是他長吟之處,萬古天地間只有這一座草堂。夜月有時仿佛能見到他穿著鶴氅的身影,秋風中卻再也不見他出征的行列。可惜舊日的基業已荒蕪殆盡,只換來成都的幾棵桑樹。
青徐:青州和徐州。
瑯琊:諸葛亮的故鄉。
漳水雀:指曹操在漳水邊修建的銅雀臺。
漢江魚:比喻諸葛亮得遇明主,如魚得水。
隆中:諸葛亮隱居之地。
篋里書:指諸葛亮所著兵書。
鶴氅:諸葛亮常穿的服飾。
蒞戎行:出征。
成都幾樹桑:諸葛亮曾表示自己在成都有桑樹八百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詩人路過南陽武侯故宅,看到遺跡,聯想到諸葛亮的一生事跡和歷史興衰,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也存在著對英雄人物的緬懷和對歷史變遷的思考氛圍。
這首詩主旨是憑吊諸葛亮,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豐富,將歷史與現實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也體現了后人對諸葛亮的紀念和對其事跡的感慨。
靈樞先生出三指,看盡世間人作鬼。我有一把黃昏根,出君五臟為君洗。
灌溉工興古洞荒,洞門□蔽碧池傍。□□□□□□□,□□波□□□霜。□□□□□□□,□窗□月□寒光。□□□□□□□,□□□□代是□。
金縷歌殘月墮江,玉顏曾憶侍油幢。象床云重恩專壹,鯨錦波翻賜疊雙。春淺正宜氈作幕,夜涼深恨魫為窗。浣紗可是無靈匹,側足寒溪濺石淙。
曩把司農節,蠲民百萬資。公今隨夜旦,誰與療瘡痍。貯羨時包匭,搥人吏剝肌。九原難再作,墮淚閱豐碑。
朦朧歌玉枕,蛩語夜何長。羽化為胡蝶,神游躡鳳皇。金屏殘宿火,翠被怯新霜。不識天涯路,相逢馬上郎。關山度遼水,云雨會巫陽。不奈風鈴攪,驚回月半床。
君王龍節耀江湖,從事多才冠楚都。宗廟衣冠唐典禮,祠堂文物漢規模。高樓綵筆題黃鶴,空谷生芻望白駒。廣廈細旃多暇日,好將忠孝翊皇謨。
雁蕩英英云,孤鳳云中吟。風吹五色羽,墮此半水林。桐花作秋枯,野桑空綠沉。苦葚不致醉,鸮食予何心。鳳兮歸去來,岐山有高岑。
醉李宣道者,活計太天真。把茅蓋頭處,只就松樹身。樹邊有石兩三塊,便與傾倒為比鄰。眼子崒嵂奇,寂寂亦惺惺。卻倩松風替說法,而石側耳聽。宣公咄云,直饒聽得如器盛水瀉,也是外來之□。何如我此橫眠坐睡,佛祖一齊喪氣。
脫卻從征舊戰袍,夢中猶記醉蒲萄。從今愁說沙場事,路上逢人賣寶刀。
春光老矣,向離筵小醉,多情黃九。紅袖青衫同落拓,到處阻風中酒。一樣東山,蒼生絲竹,令我真低首。幾多愁緒,岸頭餞出煙柳。與君攬勝登樓,看野田高下,風云奔走。天亦憐人離別意,乍雨乍晴時候。如此風光,何當重見,能不相思否。師師豐韻,腰圍應為卿瘦。
新斸孤根手自栽,和鋤和雨破蒼苔。寒窗歲晚多清事,只欠幽芳帶雪開。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石川山東晶,童稚只自樹。昔探莊老窟,終蹈宣尼矩。學術通天人,聲華照區宇。中年?宦籍,志豈屑軒組。掛冠四五載,遜跡謝官府。近因避虎豺,復出圖三釜。海邑方用兵,庶務紛蚊聚。才聞借寇恂,已見思何武。吾觀江河流,喧豗惡足數。
清晨絕長江,日夕次海濱。北風吹旆旌,軍動速若神。令嚴戎馬閑,九陌無驚塵。伐鼓震溟嶠,揚帆役鮫人。鯨鱗京觀筑,鱷醢華筵春。喈喈布谷鳴,祁祁農鸤春。去子還故鄉,悲喜集里鄰。荷鍤啟瓦礫,再荷天地仁。撫綏屬有望,世世為堯民。
硬黃細字不足模,積習水墨閒工夫。膝上無心學李衛,腕頭有訣付善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