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其十一 紹興戊辰歲閏中秋
明月光中與客期。
一年秋半兩圓時。
姮娥得意為長計,
織女歡盟可恨遲。
瞻玉兔,
倒瓊彝。
追懷往事記新詞。
浩歌直入滄浪去,
醉里歸來凝不知。
明月光中與客期。
一年秋半兩圓時。
姮娥得意為長計,
織女歡盟可恨遲。
瞻玉兔,
倒瓊彝。
追懷往事記新詞。
浩歌直入滄浪去,
醉里歸來凝不知。
在明亮的月光下與友人相約,一年之中秋季過半,正是月亮兩次圓滿的時候。月中嫦娥稱心如意,安排了長久的團圓之策;織女與牛郎的歡會之約卻令人遺憾地來得太遲。仰望月亮中的玉兔,倒滿玉杯中的美酒。追念過去的事情,寫下新的詞句。放聲高歌,仿佛要直入青色的浪濤之中;醉意中歸來,竟渾然不覺。
紹興戊辰歲: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年),戊辰年。
閏中秋:該年閏八月,故有兩個中秋節。
姮(héng)娥:即嫦娥,傳說中的月中女神。
玉兔: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搗藥,代指月亮。
瓊彝(yí):玉制的酒器。
滄浪:青色的水,此處指廣闊的自然之境。
此詞創作于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時宋金和議已達成數年,社會相對安定。因該年閏八月出現兩個中秋節(閏中秋),詞人趁此特殊天象與友人共賞雙月,追憶往事,即興創作此詞。
詞以閏中秋為背景,描繪賞月、飲酒、作詞的生活場景,融合神話意象與個人情懷,既展現自然之美,又流露對往事的追思,語言明快,情感真摯,體現詞人細膩的生活感悟。
別時容易見時難,無計相留看牡丹。去向洛陽城里過,不知何處可憑闌。
不怨東風損柳眉,十年歡夢卻成悲。落花如淚催人瘦,微雨成簾礙燕歸。情未淡,意先迷,迢迢春路草萋萋。相逢莫作重逢計,怕有相思無盡時。
提葫蘆,今年酒賤頻頻沽。眾人皆醉我亦醉,哀哉誰問醒三閭!提葫蘆。
歲色孤城忽夕鐘,賦詩行酒未從容。桃花紅勝河陽縣,棠樹高于石竺峰。三異君應頻鶚薦,一經予自笑龍鐘。詰朝太史如張網,遙見雙鳧入九重。
風滿城樓水滿塍,閑尋蕭寺伴詩朋。青燈古殿如來佛,小塔新墳化去僧。夾道楊柳寒作雨,臥階怪石瘦生棱。夕陽指點寒鴉色,飛渡高原第幾層。
涼云晴壓綠枝低,澗底珊瑚長欲齊。愛對繁陰清似洗,幾回掃徑獨留題。
萬里車書自一家,新城蜿蜿臥龍蛇。路民已別東西日,樓鼓初聞早晚衙。洗出云巖銷虎穴,掃開煙瘴離椒花。受廛不惜躬耕去,欲與滕公度歲華。
文皇定鼎靖沙胡,宮闕□臺此帝圖。白晝銅關嚴甲士,青宵羽箭報金吾。
邙山山下重夷猶,曠世思公涕淚流。荒冢一抔埋義氣,豐碑千古表忠謀。李唐神器危還正,武媚妖氛散復收。更賴紫陽華袞筆,奸邪聞見總包羞。
有心切勿去鉤玄,鉤得玄來在外邊。何似罷休依本分,孝慈忠信乃天然。此天然處不亦妙,費盡思量卻不到。有時父召急趨前,不覺不知造淵奧。此時合勒承認狀,從古癡頑何不曉。道心非動靜,學者何難易。癡云欲掃除,迅霆無異擬。無妄而微疾,勿藥斯有喜。一輪秋月明,云為豈思慮。太極奚可圖,可圖非太極。矧復贅無極,哀哉可太息。何不觀古圣,一一已默識。胡為復作圖,交擾而曲屈。是孰知五行,五行皆妙質。不可離合論,渾渾體自一。安得孔子生,邪說俱蕩滌。哀哉復哀哉,太息復太息。
雨過苔痕繞砌生,客居終日罷逢迎。叩門誰載賢人酒,怪爾偏知隱吏名。談久竹風吹短麈,坐深花影落殘枰。淹留正好期華月,向晚虛堂暑氣清。
紺園春欲暮,光景入繁華。雨后多芳草,風前自落花。攢峰危柱石,曲水爛蒸霞。未盡登臨興,西林日已斜。
耐辱幽人不愿名,一丘一壑遂高情。門前流水無冬夏,想見先生到骨清。
種竹誅茅欲傍亭,亭前花草莫爭名。筍根稚子春無數,枝上鹓雛晚更清。翠逼衣襟添野興,葉翻風雨打窗聲。何當萬木凋零后,尤見青青不世情。
品在色香外,氛塵夙所禁。凌霜存勁節,浹月伴清吟。淡對生秋興,靜看增隱心。籬邊有醉客,珍重至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