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六十五首 其六十
東去西去,
南來北來。
殘羹餿飯,
門外安排。
東去西去,
南來北來。
殘羹餿飯,
門外安排。
有人往東去,有人往西去,有人從南邊來,有人從北邊來。把殘羹剩飯,在門外擺放著。
偈(jì)頌:佛經中的唱詞,也泛指佛家的詩歌。
殘羹餿飯:指剩余的、變質的食物。
偈頌多為禪宗僧人所創作,此詩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禪宗強調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類偈頌往往是禪師們用來啟發弟子、表達禪理的。創作時可能是禪師看到人們來來往往的景象,借此表達某種禪悟。
這首偈頌主旨可能是勸人放下對世俗無用事物的追逐。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簡潔、意境清冷。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禪宗文學的獨特風格,對后世禪宗思想的傳播和文學創作有一定影響。
斜照一鞭兩去,霜驛冷,畫樓空。月明中。烏鵲亂飛天曙,鳳凰何地容。昨夜夢和郎語,允和戎。
憶昔呼鷹塞草枯,妖狐狡兔笑談無。明窗見畫空三嘆,恍若霜郊遇獵徒。弓面霜寒斗力增,坐思鐵馬蹴河冰。海東俊鶻何由得,空看綿州舊畫鷹。
平地才應一頃馀,閣欄都大似巢居。入衙官吏聲疑鳥,下峽舟船腹似魚。市井無錢論尺丈,田疇付火罷耘鋤。此中愁殺須甘分,惟惜平生舊著書。
夜時對青燈,朝晨向紅日。渴飲一杯湯,饑餐兩器食。榮衰受榮衰,得失順得失。一事到眼前,一事與擘畫。不到眼前者,空思亂胸臆。非惟昏人神,且是長戚戚。吾今知此愆,念之戒勿失。
階前楚尾濕毿毿,屏下紅燈照暮龕。莫怪山人詩作癖,卻勝春雨憶江南。
眾賣華兮獨賣松,青春顏色不如紅。算來終不與時合,歸去來兮翠靄中。
重門深掩,不道背人歸去遠。倦燕嬌鶯,啼出陽關第四聲。含愁想問,飄泊天涯何處定。夢斷羅帷,今夜明朝睡起遲。春乎欲去,何以贈之雙淚雨。回首東風,一縷飄魂趕落紅。綠兮滿樹,花影半窗秋色暮。人倚欄桿,愁聽空梁燕語寒。此君一個,與我周旋林下坐。新出三竿,官樣青袍玉筍班。蕭蕭風動,驚破西堂春草夢。舊籜還裁,好放些兒月影來。
目斷先冢愁落暉,淚滴不到泉下扉。梨花麥飯負寒食,春雨秋風荒壟微。親恩誰不百年痛,君命我敢斯須違。可憐金紫縱被體,爭如前日斑斕衣。
尋求就理兩俱愆,不涉二途病亦然。孰謂個中端的處,椎胸貧子一分錢。
名山終欲往,昏嫁暫隨緣。候火調丹鼎,烹茶借蒳煙。閒心花石古,勝具木瓢堅。時有耽吟癖,孤峰頂上眠。
孟冬嚴氣至,坐見物華微。古樹猶秋色,寒山半夕暉。江湖深欲凍,鴻雁各知歸。羸病便深臥,從茲日掩扉。
一日褰幃令必從,自慚前秕屬衰翁。聲回地底清霜角,訟自庭中冷缿筒。舊契世同知管鮑,新文人服似軻雄。公閒數有瓊瑤贈,又使鄉閭篤士風。
疇曩伊何,逝者彌疏。溫溫恭人,慎終如初。覽彼遺音,恤此窮孤。譬彼樛木,蔓葛以敷。
懇避嚴廬十拜章,一麾重許出東方。批成詔鳳多焚草,戲入仙禽不亂行。麗正書編爭授簡,荊州象笏別持囊。絳帷有客悲秋早,預怯臨流奉祖觴。
我攜綠綺琴,高上白云岑。樹杪泉聲落,窗橫山靄深。囂塵從可謝,虛閣任閑吟。何必生遙羨,丹邱待更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