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江桂軒憲副見示四首
洞門秋冷日如年,我與煙花了宿緣。盡日烏啼秋雨里,榴花笑伴石床眠。
秋光蕩漾此無涯,花既婆娑鳥亦嗟。茅屋松林映秋水,石門何謝鹿門家。
病枕焉知世上年,煙花釣艇是隨緣。西風捲盡南窗雨,明月千峰中酒眠。
煙波咫尺便天涯,閬苑人間莫浪嗟。芳草出門傷客路,東風游子未辭家。
洞門秋冷日如年,我與煙花了宿緣。盡日烏啼秋雨里,榴花笑伴石床眠。
秋光蕩漾此無涯,花既婆娑鳥亦嗟。茅屋松林映秋水,石門何謝鹿門家。
病枕焉知世上年,煙花釣艇是隨緣。西風捲盡南窗雨,明月千峰中酒眠。
煙波咫尺便天涯,閬苑人間莫浪嗟。芳草出門傷客路,東風游子未辭家。
山洞門庭秋寒料峭,日子漫長如年,我與自然煙景已了卻舊日因緣。整日里烏鴉在秋雨中啼鳴,石榴花含笑相伴,共我在石床安眠。秋光蕩漾無邊無際,花開繁茂,飛鳥也似在嘆息。茅屋與松林倒映秋水,這石門山居,不輸鹿門隱趣。臥病在床哪知世上歲月,煙景釣艇不過隨順因緣。西風吹盡南窗秋雨,明月照千峰,我醉臥入眠。煙波近在咫尺卻似遠隔天涯,閬苑仙境與人間,莫要空自嗟呀。出門見芳草更傷客路,東風中游子仍未辭別故家。
洞門:山洞的門,指隱居之地。
煙花:此指自然景色,非指世俗繁華。
宿緣:舊有的緣分,指與自然景物的往昔關聯。
石床:石制的床榻,或自然形成的石面,常為隱者休憩處。
鹿門家:用典,指隱者居所,典出東漢龐德公隱居鹿門山。
隨緣:佛教用語,指隨順事物自然發展的因緣。
中酒:醉酒,此指因景而醉。
閬苑:傳說中西王母的宮苑,代指仙境。
浪嗟:徒然嘆息。
芳草:常喻指離別的愁緒,如《楚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此詩為作者與江桂軒(按察副使)唱和之作,推測創作于晚年或退隱期間。詩中“秋冷”“病枕”“隨緣”等詞,反映作者或因病或因世情,轉向隱逸生活,通過酬答友人表達超脫心境。
組詩以秋景為引,借山居、病臥、煙波等場景,展現隱者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與淡泊心境,語言清新自然,意境幽遠,是酬唱詩中兼具抒情與哲理的佳作。
才登東陽橋,復涉蘭溪渡。千里名地同,依依鄉井故。六合豈不寬,遐瞻恣馳騖。嗟此窮山中,寧知擬予步。三生有夙習,茲游亦奇遇。獨憐迂狷姿,諧俗匪心素。靦顏民社寄,抑志簿書務。煩爾父老迎,停車勞前路。
萬古綱常六尺軀,可嗤杜老悔為儒。林間已聽鳩呼婦,竹外行看鳳引雛。倘有牛眠先卜兆,豈無盤谷早營菟。世間忙處應多錯,盡把韋弦玩座隅。
十年白云士,一卷紫芝書。來結崆峒侶,還期縹緲居。霞冠遺彩翠,月帔上空虛。寄謝泉根水,清泠閑有馀。
寂虛妙道,混杳冥恍惚,通微清絕。出化先天明象帝,滿目流霞光屑。濁質消亡,瑯函滋益,寶鼎靈砂結。丹華凝秀,素玄一色澄徹。精暚□抧盈空,清如秋夜,海桂無圓缺。耀古輝今沖皓氣,滿滿玉壺春雪。瑩日純精,貞心幽粹,保益真仙悅。丹書迎詔,上朝三景羅列。
愿同丑萬輩,終老孟子門。
山高月小海冥冥,一鶴歸來宇宙青。有客乘槎七千里,袖攜風雨下南溟。
咫尺瑤壇上界分,自攜真訣傍氳氤。龍蛇大陸飛丹灶,雞犬全家住白云。種得神芝遺桂父,攜將靈藥寄茅君。華陽瞬息乘風到,一鶴能無洞口聞。
招搖學步易西裝,不改泥犁膚色蒼。黑燼白生黃太熟,自誇種族最優良。
尋春舍南北,呼酒玉東西。絕勝劉校尉,太乙持青藜。天邊藝蘭人,風光今幾畦。胡為寂滅海,妙語紓虹霓。
霜露既降,孝思奉先。陟降上帝,禮隆九筵。有馨黍稷,有肥牲牷。神來燕娭,想像肅然。
男兒貴成名,千載猶特立。摧頹一無長,百歲但一日。
紫云樓外擁天香,初見前星帝座旁。庭樂聲長歌燕翼,朝簪色喜動明光。仙巾縹緲尊三弁,環帶玲瓏襲九章。遙聽相君稱賀語,心傾堯日薦霞觴。
長干白下相逢少。
清霜熟柿栗,會面一俄頃。蕨拳漸紫苞,鳥語度諸嶺。仰頭占昏中,弧星光炳炳。何當聽談玄,令我發深省。
我有方寸心,安在六尺軀。懷山復懷□,□□□□□。水能澄不渾,劍用持復酬。珠已含報恩,□□□□□。□□貧與富,但愿一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