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訪張子直承出看花戲書學舍五首
平日邀相見,過門又不逢。貪隨看花伴,應笑我龍鐘。
下馬問老仆,言公賞花去。只在近園中,業深不知處。
須知春色醲于酒,醉得游人意自狂。直使華顛老公子,看花爭入少年場。
貪花自是少年事,沉酒定嫌醒者非。顧我疏慵老山野,卻騎歸馬背斜暉。
桃李飄零杏子青,滿城車馬響春霆。就中得意張公子,十日花前醉不醒。
平日邀相見,過門又不逢。貪隨看花伴,應笑我龍鐘。
下馬問老仆,言公賞花去。只在近園中,業深不知處。
須知春色醲于酒,醉得游人意自狂。直使華顛老公子,看花爭入少年場。
貪花自是少年事,沉酒定嫌醒者非。顧我疏慵老山野,卻騎歸馬背斜暉。
桃李飄零杏子青,滿城車馬響春霆。就中得意張公子,十日花前醉不醒。
平日相邀想見你,到門前卻又錯過。我貪著跟隨看花的同伴,你該笑我老態龍鐘。下馬詢問老仆人,說您已去賞花。只知在附近園中,因專注賞花難尋蹤跡。要知道春色比酒更濃,醉得游人意興癲狂。連頭發花白的老公子,也爭著像少年般擠入花場。貪花本是少年事,沉迷酒中定嫌清醒者不合時宜。我這懶散的山野老人,只能騎著馬披著斜暉歸去。桃李飄落杏子轉青,滿城車馬聲如春雷轟鳴。其中最得意的張公子,十日間在花前醉而不醒。
龍鐘: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的樣子。
業深:此處指專注、投入(賞花之事)。
華顛:頭發花白,指老年人。
疏慵:懶散,不事修飾。
春霆:春日的雷霆,此處形容車馬喧鬧聲如雷。
此詩為春日訪友人張子直不遇時所作。詩人前往拜訪,恰逢張子直外出賞花,便以'戲書'(戲謔之筆)記錄下尋花、觀花的過程,反映了宋代文人春日游賞的雅趣,以及作者晚年對生活細微處的敏銳觀察。
全詩以訪友不遇為引,通過五首短章串聯尋花、觀花、嘆老等場景,既展現春日盛景與人情之樂,又暗含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語言淺近而意趣豐沛,是宋代閑適詩的典型之作。
玉樹分枝帝室親,昭然誠孝冠群倫。寸心哀慕窮天地,永夜悲號動鬼神。高冢松楸頻灑淚,名園桃李謾生春。憑誰寫入丹青傳,大播遺風起后人。
眉目古澗秋,須發寒巖雪。去就叢林出身,觸動葛藤生舌。揚拂握拳,破關擊節。霧變豹而草木光,雷趁蛟而山石裂。
南北風來到此還,南邊和暖北邊寒。怪來天地人猶憾,一樣瓊南兩樣看。
誰向洋川紀歲華,沿門都已采新茶。山中春事忙如許,桃李先開半月花。
鑒帷明欲斂,照檻色將晨。可憐疏復密,隱映當窗人。浮清帶遠吹,含光動細塵。落花時屢拂,會待玉階春。
瑤草充庭問卷施,盛衰榮替各隨時。融紅茂苑羈游子,曼綠湘煙寫夢思。看到孫曾筠附竹,老來平淡堇如飴。似聞年谷貧民共,輒感周馀靡孑遺。
飛紅猶濕前宵雨,好春也懶歸去。日瀲池心,山搖萍際,夏氣先烘晴宇。笛聲凄楚。正倦倚薰風,吹涼前浦。艷說荷花,焉知結子此心苦。芳訊憑誰為主。更番催令節,佳期無阻。掠燕頻低,遮魚未穩,貼水錢錢堪數。愿春小住。便開晚薔薇,番風應許。一任菱船,清歌江畔路。
金釵十二列蛾眉,臨別牽衣控玉羈。越女吳姬都選遍,更將佳麗覓燕支。
樓閣門開處處通,毗盧出現眼光中。為人重說二愚品,巖下灘聲西北風。我自南方稽首回,大千經卷出塵埃。十方三世都圓了,盧舍那尊金色開。我住蓮華法界中,塵塵剎剎本來同。旃檀一瓣聊興供,吹滿巖前萬竅風。
高下亭臺遠近山,百泉觱沸綠陰間。幽尋更擬穿云去,縱賞何妨戴月還。鳥戀故巢回倦翼,風淪止水避塵顏。安排佳句酬清景,卻笑偷閒未得閒。
枕戈坐甲荷元功,一柱孤擎溟渤中。整旅魚龍森束伍,誓師鵝鸛肅呼風。三軍縞素天容白,萬騎朱殷海氣紅。莫笑長江空半壁,葦間還有刺船翁。
壯觀悲涼舊跡存,蓮花泉暖至今溫。行人莫罪無情水,一笑華清是禍源。
靜據胡床,閒握柱杖。正念絕機絲,起家無伎倆。珠旋翡翠盤中,月在珊瑚枝上。
兔毫染上何妨淺,蟬翼寫來可放輕。為愛淡中多醞藉,卻嫌濃處太分明。
聞說南園路,新來筍正肥。棘枝芟不去,欲往惜鉤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