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歸出城留別知己
韋蒙屈指許非才,三載長安共酒杯。
欲別未攀楊柳贈,他日因書問衰颯,東溪須訪子陵臺。
韋蒙屈指許非才,三載長安共酒杯。
欲別未攀楊柳贈,他日因書問衰颯,東溪須訪子陵臺。
韋蒙屈尊認可我這無才之人,我們在長安一同舉杯暢飲已三年。即將分別卻還沒來得及折柳相贈,日后我會寫信詢問你近況,我到東溪時定會去尋訪子陵臺。
屈指:這里有屈尊認可之意。
非才:無才之人,作者自謙。
楊柳: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
衰颯:指人的衰老、頹唐,這里指對方的情況。
子陵臺:東漢嚴子陵隱居垂釣之處,在今浙江桐廬縣西富春山。
推測作者在長安與友人相聚三年后,決定東歸,在出城時寫下此詩留別知己。當時可能是仕途不順或有其他緣由促使其離開長安,心中既有與友人分別的不舍,也有對未來生活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惜別之情及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生活狀態。
白面含香上紫宸,前身曾是石麒麟。天容作賦游關洛,帝遣傳經到越閩。飛蓋西園饒和客,曳裾南國盡才人。重來欲話當年事,落日山陽笛滿鄰。
山圍黑谷翠漫漫,獨許詞臣息馬看。蹕道云開朝采正,蹛林風定雪華乾。賦成特賜麒麟罽,宴出初擎碼碯盤。歲歲八州人望幸,鉤陳旗尾認朱竿。
湘娥清淚未曾消,楚客芳魂不可招。公子離愁無處寫,露花風葉共蕭蕭。
吾聞燕趙出豪俊,郭子才氣何瑰奇。雕鶚翱翔整風翮,驊騮騰踏開霜蹄。除書小試還佐郡,軺車遙遙指三晉。讀書讀律一以貫,盤錯恢恢有馀刃。問君聽獄何所同,冰壺一片懸心胸。民俗簡樸矧易治,依稀乃有陶唐風。桑乾河邊冰已泮,春明門外日色爛。青鬢紅顏照錦袍,道上行人誰不羨。新知義氣情不無,何以贈子雙昆吾。臨風忼慨浩歌起,期子異政傳京都。
霈兮隱兮,蹶其陰威。相我有終,胡寧不知。我幣有陳,我邸斯圭。豈維有陳,于以奠之。
子云識奇字,辨舌非所長。有宅才一區,安貧固其常。深沉草玄腹,如裹萬里糧。苦心夢吐鳳,流傳今未央。
大風連夜起,虎虎掠郊原。草木驚殘夢,時疑兵馬喧。
少壯同看桂苑春,白頭相顧等天倫。素風凜凜驚頹俗,高義翛翛媲古人。邂逅論情槐棘地,殷勤分袂雪霜晨。剖符自是諸侯貴,不學河梁話苦辛。
茜紅裙子柳黃衣,花間采蓮人不知。唱歌蕩槳過湖去,荷葉荷花風亂吹。
雁飛不斷楚天長,云路霜林級級黃。何處人煙有墟落,北風高壟散牛羊。
樹連平野闊,深夜易高風。星月迷濛外,乾坤鼓蕩中。山窗寒未白,宿炭曉能紅。抱被論詩句,長長與子同。
世羨官高大。又誰知、幾多卿相,身榮名壞。我輩相逢無愧色,彼此蒼顏健在。又容易、分攜越海。寫出陽關離別恨,看一行、雁字斜飛界。天下寶,愿自愛。白衣蒼狗須臾改。久冥心、雞蟲得失,鴳鵬遲快。君帶貂蟬頭上立,老我荷衣草帶。肯此膝、向人雅拜。遠餞元非趨炎者,二十年、相與形骸外。義金石,更堅耐。
簫韶太平樂,魯山不虛作。千古若有知,百年幸如昨。誰能嗣教化,以此洗浮薄。君臣貴深遇,天地有靈橐。力運既艱難,德符方合漠。名位茍虛曠,聲明自銷鑠。禮法雖相救,貞濃易糟粕。哀哀元魯山,畢竟誰能度。
飛詔頻年下赤霄,故園薇蕨興偏饒。高風突兀回三代,大業熒煌擅九朝。禮樂夔龍元事舜,耕耘巢許亦逃堯。莫言遺冢皋橋畔,千古人傳玉樹標。
莫負今朝宿斗牛,樞衣便欲叩瓊樓。平生第一登高處,只有青天在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