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鑒上人房二首
落花雙樹積,芳草一庭春。玩之堪興異,何必見幽人。
晚入應真理,經行尚未回。房中無俗物,林下有青苔。
落花雙樹積,芳草一庭春。玩之堪興異,何必見幽人。
晚入應真理,經行尚未回。房中無俗物,林下有青苔。
兩棵樹下堆積著落花,滿庭的芳草呈現出一片春意。賞玩這般景致能興起別樣意趣,何必非要見到那隱居的高人。傍晚去領悟真理,誦經修行還未歸來。房里沒有世俗的東西,樹林下長滿了青苔。
鑒上人:一位僧人。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玩:賞玩。
興異:別樣的意趣。
幽人:隱居之人,這里指鑒上人。
應真理:領悟真理。
經行:佛教語,指旋繞往返或徑直來回于一定之地,為修行方式之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拜訪鑒上人時,被其房舍周圍的清幽環境所觸動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世俗紛擾,詩人在這清幽之地尋求心靈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鑒上人的清幽居所,表達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清幽之美的追求。
碧草晴川麗,
游人與渺然。
歲時聊杖履,
兒女更鞦韆。
沙白孤城日,
山青萬井煙。
風花暮無數,
片片落河邊。
家園破社得鷹爪,舌本初參便到眉。忽喜云腴來建苑,坐令渴肺生華滋。
正焙如觀詩大雅,小山當似變風論。脫今風格不類古,終有先王禮義存。
平時共語不成些,癡坐空彫藜莧腸。誰遣春風入牙頰,詩成忽帶小山香。
蒼壁不受春,轉入溪流曲。桃花影外天,微波動新綠。
飛鳥隨風葉,梨花漾碧晶。溪山得圓凈,雞犬亦蕭清。
不知身忽輕,巳度青茸表。疏雨何妨飛,林端露清曉。
仇池九十泉,桃源千萬樹。古人喪亂中,自選林泉住。
荒山亭館客游稀
瀑布無聲野鳥飛
愁絕梅花庵外路
年來風景似邪非
古時功名士,
不知止利己。
從來將千載,
二疏復此舉。
遠火明長薄,孤村欲暝時。
人聲在籬落,花影宿茆茨。
犬獵遙歸壟,雞棲盡上枝。
田家多夜作,腰斧斫松脂。
才說當時淚暗傾。宵宵寒雨綠陰成。有人簾外盼天晴。
獨自空庭花細落,那堪今夜月微明。藥煙茶夢斷平生。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槍旗爭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碾破香無限,飛起綠塵埃。
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喚醒青州從事,戰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梁間雙燕呢喃,翩然爭逐飛花墜。朱顏應惜,又隨春減,暗添愁思。斗草偏慵,熏香都墮,鏡奩長閉。任韶光妍媚,渾如中酒,欹珊枕,眠難起。
聽罷三聲杜宇,倩誰將、斷魂重綴。屈指今番,回頭往事,越教心碎。翠幕低垂,悄無人影,沈沈似水。拌燈昏月落,安排綃帕,揾凄涼淚。
疊嶂叢林卜筑新
柴門草徑絕比鄰
琴尊有意從知己
衣帽無心懶見人
流壑野云何所系
浴渦沙鷺本來真
百年幽境容吾老
四海蒼生望爾頻
虛白堂神傳好語,
二年長伴獨吟時。
夜憐星月多離燭,
日滉波濤一下帷。
為報何人償酒債,
引看墻上使君詩。
已發清平市,帽峰望漸遠。
武溪今古流,長灘幾回轉。
俯仰懷昔賢,豐采見遺卷。
吾欲溯兼葭,水口中坻宛。
真佛屋里坐
開口成話墮
幸自可憐生
教我說甚么
年年梅里見諸楊,
火齊堆盤更有香。
風味十分如荔子,
何妨盛著絳紗囊。
革帶繩為續,
履舄穿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