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其一
幽花無外。心與薌林會。綠發相看今老矣。不作淺俗氣味。
露葉薿薿生光。風梢泛泛飄香。稱意中秋開了,馀情猶及重陽。
幽花無外。心與薌林會。綠發相看今老矣。不作淺俗氣味。
露葉薿薿生光。風梢泛泛飄香。稱意中秋開了,馀情猶及重陽。
幽靜的花遠離塵囂,我的心與薌林的景致完全交融。當年青春年少如今已兩鬢斑白,卻依然保持著不流于淺俗的氣質。帶露的葉片茂盛鮮亮,風中的枝梢飄來陣陣清香。令人稱意的是它在中秋時已悄然綻放,那未盡的韻致還能延續到重陽。
幽花:幽靜不事張揚的花。
薌林:可能指詩人隱居的園林名,或代指清幽的自然環境。
綠發:烏黑的頭發,代指青春年華。
薿薿(nǐ nǐ):草木茂盛的樣子。
泛泛:此處形容香氣輕柔彌漫的狀態。
稱意:合乎心意,令人滿意。
馀情:未盡的韻致、情趣。
推測此詞可能創作于詩人晚年退隱期間。“薌林”或為其隱居之地,此時詩人遠離世俗紛擾,寄情自然,通過詠幽花以自喻,抒發淡泊超脫的生活態度。
全詞以幽花為核心意象,通過描寫其生長狀態與花期特點,映射詩人不隨流俗的品格。上片由花及人,感慨歲月流逝而心性未改;下片聚焦花景,突出其清香持久的特質。語言平淡中見深意,體現了詞人對自然之趣與高潔人格的追求。
春風送汝稱歸心,
怪汝仍流激楚音。
此去稻粱江上少,
共憐歲月客中深。
天涯舊侶無來信,
日暮空庭又薄陰。
見說神丹河可塞,
刀圭先擬試黃金。
香驚楚驛寒,瘦倚湘筠暮。一笛已黃昏,片月尤清楚。
沈沈冰玉魂,漠漠煙云浦。酸淚不成彈,又向春心聚。
繡柱紅繩曳彩云。雙雙懸畫板、對斜曛。風吹襪子小鴉分。重扶下,低系水羅裙。
天際映虹紋。拋來香帶薄、繞氤氳。空園人散欲黃昏。驚鴻墮,花落自紛紛。
背立訝新妝。羞對紅墻。春風未負好時光。銀燭高燒看不足,卻勝秋芳。
云錦護天香。蜂蝶休狂。屏山六曲晚風涼。卷上珠簾邀月姊,花下持觴。
龍門一曲處,風氣萃蒲津。
關險全臨晉,山形半入秦。
樓窺飛鳥上,柏郁大河濱。
祇有重華日,環回萬古新。
勸講文華沐寵優,欲將直道贊皇猷。金人何用三緘口,鐵漢從教一斫頭。臺諫交章良可笑,儒紳咋舌亦堪羞。圣恩眷注元無替,肯使南都久滯留。
鄉邦交誼最相親,忍向離筵勸酒頻。抗疏但求禆圣治,論思端不忝詞臣。自憐石介非狂士,任詆西山是小人。暫別鑾坡非遠謫,莫將辭賦吊靈均。
晚煙直。一縷輕痕界碧。斜陽外、無數遠帆,蹴起層波漾離色。棲棲向瘴國。誰識。行吟剩客。清樽對、豪氣半消,霜匣故鳴劍三尺。
從頭話萍跡。記雨夜聯床,漚夢分席。疏狂間乞歌姬食。偏幕燕愁重,露蟬魂警,飛鳶驚墮背漢驛。望云黯南北。
惻惻。怨懷積。便說與相思,花外音寂。成連海上清何極。料曲奏流水,淚飄蠻笛。西風催遍,醉又醒,斷漏滴。
亂點灑庭蕪,涼聲集井梧。
綠荷傾作汞,翠蔓綴成珠。
臥聽病良已,行吟愁欲無。
天公終老手,談笑活焦枯。
佳水佳山畫不如,客懷全仗酒消除。寒江日落人家遠,時有小船來賣魚。
叉系生涯水作田,全家都住白鷗邊。女兒經慣風波險,也解江頭弄畫船。
頭白書林二十年,印章今領晉山川。紫參可掘宜包貢,青鐵無多莫鑄錢。勸課農桑誠有道,折沖樽俎不臨邊。要知使者功多少,看取春郊處處田。
家在江東不系懷,愛民憂國有從來。月斜汾沁催驛馬,雪暗岢嵐傳酒杯。塞上金湯惟粟粒,胸中水鏡是人材。遙知更解青牛句,一寸功名心已灰。
攬轡都城風露秋,行臺無妾護衣篝。虎頭妙墨能頻寄,馬乳蒲萄不待求。上黨地寒應強飲,兩河民病要分憂。猶聞昔在軍興日,一馬人間費十牛。
冶父門庭索索,
東湖風波甚惡。
知心能有幾人,
萬里秋天一鶚。
愁紅一色。便翠筒酹與,年年今日。錦爛云稠,暗里秋心有誰識。流水盈盈似夢,惆悵入、汀洲涼笛。莫更問、畫舸鴛鴦,風露縱凄咽。
消息。渺江國。嘆剩粉墮脂,鏡心凝碧。采香倦客。腸斷凌波舊痕覓。為證三生絮果,輕換了、珠房冰菂。祗耿耿青靄里,暮天望極。
別后情懷何處訴。
門外柳迷煙路。
綠鬢俄成素。
光陰負我堂堂去。
風急桃花渾似雨。
惱得黃鶯不語。
長日人難度。
蘭燈炙耳斜陽暮。
秦帝控長駕,略地到天邊。
侈心日以廣,惟壽非力延。
樓船載徐市,海島尋神仙。
神仙何茫茫,使者亦不旋。
豈知寰區內,乃有桃花源。
桃源獨無依,自在如云煙。
花開始皇時,水流太元間。
耆稚皆歡喜,世世還復然。
何人此問津,作記世共傳。
許身曾比漢留侯,
蓋世才名也拙謀。
國史未鐫身已戮,
功成不共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