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山寺
松門包土囊,石徑駐塵鞅。
征途悄愁辛,意豁金利爽。
鼓鐘殷林際,堂殿攀磴上。
有亭依后岡,極眺一何朗。
海光混蒼碧,云思浮渺漭。
良久空雨霏,風泉谷交響。
巖龕寄禪跡,古佛瞻刻像。
更欲步層巔,荒煙晚迷罔。
松門包土囊,石徑駐塵鞅。
征途悄愁辛,意豁金利爽。
鼓鐘殷林際,堂殿攀磴上。
有亭依后岡,極眺一何朗。
海光混蒼碧,云思浮渺漭。
良久空雨霏,風泉谷交響。
巖龕寄禪跡,古佛瞻刻像。
更欲步層巔,荒煙晚迷罔。
松樹環繞的山門包圍著土山,石頭小徑上停下了車馬。旅途原本寂靜而愁辛,此時心情開朗如金風般清爽。鐘鼓聲在林間震響,殿堂需攀登石階而上。有座小亭依傍后山岡,極目遠眺視野多么開朗。海上波光與蒼碧交融,思緒如浮云渺茫。許久空中細雨紛飛,風聲泉聲在山谷交響。巖石佛龕留存著禪跡,瞻仰古老的佛刻像。更想登上層層山頂,卻被傍晚的荒煙迷了方向。
土囊:指土山,此處形容囊山寺所在山體。
塵鞅(yāng):代指車馬。鞅,馬駕車時套在頸上的皮帶。
殷(yǐn):震動,形容鐘鼓聲在林間回蕩。
磴(dèng):石階。
渺漭(miǎo mǎng):廣闊無邊的樣子。
龕(kān):供奉佛像的小閣或石室。
層巔:層層疊疊的山頂。
迷罔:迷茫,辨不清方向。
囊山寺為福建歷史名剎,始建于唐,此詩或為古代文人游覽時所作。具體創作時間及作者背景無明確記載,當為記錄山寺見聞與游賞感受的作品。
全詩以游蹤為線,依次描繪入山路徑、攀登殿堂、山亭遠眺、觀賞禪跡等場景,展現囊山寺清幽壯闊的景色。情感隨景而變,由旅途愁辛轉為豁朗,末句以晚煙迷罔收束,余韻悠長。語言簡潔生動,結構清晰,是典型的山水紀游詩。
有種有心地,因緣花自開。要知成果處,卻笑祖師來。
一雨青無罅。滿郭秋光,卐字苔痕亞。閉門溫宿酒,詩性冷、澆向驚鴻弦下。天鑄古今愁,合彭澤、彭城一冶。戰場花,香叢綴淚,涼珠露灑。垂老尚夢燕云,萬翠天西,走太行如馬。五噫人到否,經歲里、身世漫漫長夜。心上洞庭波,付藍水、玉山齊瀉。數年華,半霜木葉,夕陽紅掛。
水西幽寺風光足,山上行云雪色明。不放精英入閒草,夜鐺嘉話得松聲。
五葉花開后,山長水更深。亂云橫谷口,游子謾追尋。
春雷動地布昭蘇,滄海群龍競吐珠。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十批大錯明如火,柳論高瞻燦若朱。愿與工農齊步伐,滌除污濁繪新圖。
正黃花舊日,紅豆一燈,故人書到鄉縣。濺淥銅瓶,醉香玉茗,記挽蝦蟆山半。一夢天荒,八年人老,蓬萊清淺。帶淚痕回數,前生萬劫,紅羊難算。君抱湘云一片。嘆如今未死,幾時重見。便摧卻亡新,未了范磚書卷。巴山路隔,洞庭波冷,夜雨傷心秋晚。倘歲暮有信江淹,幸托衡陽飛雁。
才名曾道相君知,少忍黃粱數日炊。堪笑南湖愈疏拙,相逢無話說多時。
奇峰傳二百,大小有龍湫。我愛中折瀑,珠簾掩翠樓。新松待千尺,水量富更猶。
前念是凡,短布裁衫。長亭送客,落日張帆。
茆舍絲瓜弱蔓堆,漫陂鵯鴨去仍回。開簾正恨詩情少,風捲野香迎面來。
金風弄色。又樹頭曬晚,歸雁時節。綠意全非,人立黃昏,枝枝照眼明滅。詩家合號秋邊影,妙繪出江南清絕。悟打頭、笠子聲輕,片碣老僧寒月。門外青山瘦了,酒家一二里,林際空闊。各送秋光,菊本花殘,莽莽燕方微雪。霜寒一片琉璃殿,定落遍、萬鴉宮闕。甚美人眉萼舒春,秪覓御溝紅葉。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后念是圣,一拳打正。干戈叢里,拾得性命。
一夕廬山宿美廬,美其合二而一乎!美齡美寇斯為美,涂炭涂窮豈異涂?渾身都是人民血,對面猶存虎豹居。中正題名文字在,教材反面勝于無。
樂天閒適文章累,陶令歸來兒子憂。兩事吾今渾放下,看山臨水更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