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如來庵
寒云護山頂
隱見最高峰
遂造林中寺
才聞午后鐘
窗明半嶺雪
門掩斷崖松
分院平生愿
從誰話箭鋒
寒云護山頂
隱見最高峰
遂造林中寺
才聞午后鐘
窗明半嶺雪
門掩斷崖松
分院平生愿
從誰話箭鋒
寒冷的云氣籠罩山頂,最高峰在云間若隱若現。于是前往林中的古寺,恰好聽到午后的鐘聲。窗戶映著半嶺積雪顯得明亮,門扉遮掩著斷崖邊的松樹。分寺而居是我平生心愿,可與誰共話禪機的精妙?
隱見:隱約顯現
遂造:于是前往
才聞:剛聽到
窗明:窗戶因雪光映照而明亮
門掩:門扉遮擋
分院:指禪僧分住庵院修行
箭鋒:禪宗術語,喻指機鋒,即禪機的敏銳交鋒
此詩應為詩人游歷山林時尋訪如來庵所作。詩中禪意濃厚,或反映其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為詩人于清幽山林中觸景生情而作。
全詩描繪尋訪如來庵的所見所感,以清冷意象構建幽寂禪境,既展現古寺的靜謐之美,又暗含詩人對禪修生活的向往與無人共話禪機的悵然,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是一首融景、情、禪于一體的山林紀游之作。
千山萬山雪崔嵬,欲流不流水洄洄。蟄熊出穴戍草短,客行心急夢歸來。南園桑柘未生葉,南溪渡頭不可涉,朝種木蘭拔為楫。
馬下頭顱馬上身,參軍歸帳血痕新。彭郎拍手孫郎笑,同命書生大有人。
不見高人動經月,似聞觀道獨澄懷。一函自課《維摩品》,百日方持白傅齋。春到梅花開小閣,夢回涼月印空階。從知不受風塵累,二十年前已乞骸。
燭下一枝梅,欲開猶未開。渾如玉冠子,戴月上瓊臺。窗外雪猶凍,瓶中梅不開。燭花將暖氣,催得早春回。
義實動君子,主辱死忠臣。何以明是節,將解七尺身。平生方寸心,殷勤屬知己。從今一銷化,悲傷無極已。
馳驅非敢愛,鞭策恐難任。豈不懷高尚,其如戀主深。烹阿齊伯術,治鄴魏臣心。寂寂論前事,縱橫涕滿襟。
莫唱斑竹枝,莫歌武溪深。欲渡未渡停我琴,縱情對語兮相知心。泛安流兮輕舟,春山積翠兮連樛。留同氣兮相求,吾與君兮優游。
緩尋隨父老,偷折飫僮奴。的皪連僧舍,馨香到客廚。題詩郡丞至,問俗使華俱。只道千縑易,良田豈易圖。
手中白團難禦暑,冰簟絪缊熱如許。高樓夜半攬衣起,簾前坐看銀河徙。想像蓬山殊不惡,桂樹玲瓏蔭珠閣。仙人月下汲玉井,海風蕭蕭云發冷。
天地無過墓穴寬,此間最近是陰間。一時恍惚神分處,剝琢如聞鬼扣關。自穴而來從穴去,中間一步頗為難。縱君不邁時將邁,兩樣心情一樣還。老者何人吾不識,幼亦與我不干連。且一吊之何妨礙?吊與被吊早晚間。尸居馀氣不能寒,似欲騰身起坐看。便得騰身看何益?眼前吊客盡尸乾。鏗鏘牌桌肆閒談,鞭起人來哭亦歡。獨向喧嘩疏處立,斜陽亦獨立西山。
去日多北風,南薰歸正高。就邊競帆者,無笑背馳勞。
漢祖龍飛竟不回,巍巍臺榭倚天開。霸圖寂寞終塵土,王氣消沈向草萊。無復故人同擊筑,空如野客獨銜杯。于今六合為家日,颯颯悲風故樹隈。
仙樂慣常醒醉夢,市香不斷襲衣裾。何須更羨城南杜,丹地黃扉即詔除。
羞捧人間宦富場,慣于風雨過重陽。銷魂把酒黃昏后,染得詞人布袖香。
韋曲三月陰綠繁,席帽胡床山寺門。螭首云扶雙菡萏,龍鱗日繡孤松根。蒼鷹決翼暝煙破,白鷗掠魚春水渾。建章傳鑰聽轉迫,猶指梨花尋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