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憲之用余送趙子雍詩韻作屬德祖及余同作二首
嗟我涉世路,有如陸推舟。尋常不可冀,況乃萬里流。安能逐驪騄,超忽十二州。雖然晚聞道,淺瞢如孫休。往者謝五斗,種瓜從故侯。家山三畝宅,白首遂首丘。一為饑所驅,復作漫浪游。曲意泯圭角,終然足人尤。焉知大隱地,亦復懷百憂。
大云吳中士,妙學兼般舟。筆下走三峽,胸中包九流。考古自墳典,探玄極方州。別來十五年,邂逅一笑休。作書不求聞,取重惟桓侯。尚北宮獨冷,塵埃忘蹠丘。爾者稍薦賢,蒲輪遂西游。會當君相間,作詩繼何尤。遙知市門子,人不堪其憂。
嗟我涉世路,有如陸推舟。尋常不可冀,況乃萬里流。安能逐驪騄,超忽十二州。雖然晚聞道,淺瞢如孫休。往者謝五斗,種瓜從故侯。家山三畝宅,白首遂首丘。一為饑所驅,復作漫浪游。曲意泯圭角,終然足人尤。焉知大隱地,亦復懷百憂。
大云吳中士,妙學兼般舟。筆下走三峽,胸中包九流。考古自墳典,探玄極方州。別來十五年,邂逅一笑休。作書不求聞,取重惟桓侯。尚北宮獨冷,塵埃忘蹠丘。爾者稍薦賢,蒲輪遂西游。會當君相間,作詩繼何尤。遙知市門子,人不堪其憂。
可嘆我在世間行走,如同在陸地上推船般艱難。尋常的目標尚且難以企及,何況是要隨萬里江流而行。怎能追逐那如驪騄般的駿馬,疾速跨越十二州?雖然后來領悟了道理,卻像孫休一樣淺薄愚昧。從前辭去五斗米的官職,效仿故侯召平種瓜。家中有三畝宅院,本想白發歸鄉終老。卻被饑餓驅使,再次開始漂泊漫游。壓抑自己的棱角,最終還是招致他人責怪。哪里知道在大隱之地,也依然懷有種種憂慮。大云是吳地才士,精通學問又有修行。筆下文字如三峽奔涌,胸中包容九流學識。考辨古跡源自三墳五典,探究玄理遍及四方之州。分別十五年后,偶然相遇一笑解愁。他著書不求名聲,只重桓侯般的知音。曾如北宮般清冷,塵埃中忘了足跡山丘。后來逐漸被推薦賢能,乘蒲輪車向西漫游。當能置身君相之間,作詩繼承前人而無過失。遙想那市井之人,雖生活清苦卻能安于其憂。
陸推舟:在陸地上推船,比喻處世艱難。
驪騄(lí lù):古代良馬名,代指駿馬。
孫休:三國吳景帝,此處或喻淺薄無知。
五斗:指五斗米,代指微薄俸祿,典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故侯:指秦末東陵侯召平,秦亡后種瓜于長安城東。
首丘:指歸葬故鄉,《禮記》有“狐死首丘”之說。
圭角:玉的棱角,喻人的鋒芒。
尤:責怪。
大隱:指隱于朝市的隱士,典出晉王康琚《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
般舟:佛教術語“般舟三昧”,指修禪定之法,此處或喻才學深厚。
九流:指儒家、道家等九種學術流派,代指廣博學識。
墳典:三墳五典,代指古代經典。
蒲輪:用蒲草裹輪的車,古代征聘賢士的禮車。
此詩為酬和之作,周憲之借用作者送趙子雍詩的韻腳邀其與德祖同作。詩中提及“別來十五年,邂逅一笑休”,推測作者與“大云”(吳中士)曾有舊交,闊別多年后重逢,結合“一為饑所驅,復作漫浪游”等句,或創作于作者因生計漂泊、感慨身世之際,通過與友人的交游,既抒個人困頓,也贊友人學識。具體創作時間、地點因史料未明,暫不可考。
全詩以個人處世經歷為引,由己及人,既傾訴漂泊之苦、處世之難,又盛贊友人“筆下走三峽,胸中包九流”的才學與“作書不求聞”的淡泊,最終以“遙知市門子,人不堪其憂”收束,暗含安貧樂道之意。詩風質樸沉郁,用典自然,展現了宋代文人酬唱詩中常見的身世感慨與友朋情誼交織的特點。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一片蒼崖璞,孕秀自天鍾。渾如暖煙堆里,乍放力猶慵。疑是犀眠海畔,貪玩爛銀光彩,精魄入蟾宮。潑墨陰云妒,蟾影淡朦朧。溈山頌,戴生筆,寫難窮。些兒造化,憑誰細與問元工。那用牧童鞭索,不入千群萬隊,扣角起雷同。莫怪作詩手,偷入錦囊中。
蠲我饎餴,絜我膋薌。有豆孔碩,為羞既臧。 至誠無昧,精意惟芳。神其醉止,欣欣樂康。
蠲我饎餴,潔我膋薌。有豆孔碩,為羞既臧。 至誠無昧,精意惟芳。神其醉止,欣欣樂康。
潦倒山林已二毛,忽聞□□下衡茅。 祖宗積德幸多世,甥舅何妨共奪標。 柳拂祥光看虎榜,杏花春色上云袍。 從今莫作懷家計,須效忠良答圣朝。
今朝猶漢地,明旦入胡關。 高堂歌吹遠,游子夢中還。
早信丹青巧,重貨洛陽師。 千金買蟬鬢,百萬寫蛾眉。
深潭怪物忽不樂,大噓怒氣煙雨惡。 斷渚瀰漫鷗鷺愁,亂波點跳蛟龍躍。 隔江漁父但聞聲,蓬底商人眠不著。 我來勸課愧無功,借向平疇助東作。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棄浮榮,忘羈絆,勝秋蓬。樂天命、所遇皆通。隨緣一飽,算來奚用祿千鐘。甘閑守拙,挨清貧、豈顧頑銅。 陪霞友,邀風月,臨溪石,對巖松。論坦然、出世家風。烹金鍊玉,斡旋牝虎與玄龍。而今重悟,萬緣空、意倦心慵。
性貞潔。柔枝嫩葉堪圖寫。堪圖寫。四時常伴,草堂風月。孤高勁節天然別。虛心永永無凋謝。無凋謝。綠陰搖曳,瑞音清絕。
桃源憶故人來少。獨占洞天清曉。追想從前失笑。謾惹閑縈惱。琴書活計端然好。一曲山堂了了。保護胎仙常少。永永依黃老。
春禽得意千般語,澗草無名百種香。
大真元,超法界。鍛煉精華,歷劫常不壞。七朵金蓮神通大。普度群迷,同赴蟠桃會。紫金丹,白玉塊。處處圓明,朗朗常現在。一派清流通方外。遍體陽神,出入誰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