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崔校書郊舍
一片寒塘水,尋常立鷺鷥。
主人貧愛客,沽酒往吟詩。
一片寒塘水,尋常立鷺鷥。
主人貧愛客,沽酒往吟詩。
一方寒冷的池塘里,常有白鷺站立。主人雖貧窮卻喜愛招待客人,會去買酒然后吟詩。
寒塘:寒冷的池塘。
尋常:平常,經常。
立:站立。
鷺鷥:白鷺。
沽酒:買酒。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聽聞或拜訪崔校書郊舍后,有感于其生活狀態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文人之間交往重情誼,崔校書雖生活不富裕,但以好客和吟詩為樂,給詩人留下深刻印象。
主旨是贊美崔校書的品格與生活情趣。特點是用簡潔文字勾勒畫面、塑造人物。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樸素生活和高雅情趣的追求。
潮陽蕭生月塘子,心如明月時時來。云影天光自感應,碧光蕩●銀河開。半醺仰空拊髀笑,笑彼楊朱不肯拔一毛何愚哉?上天生財自有數,千金揮盡還復回。新泉一擲七百星,至今蕭子有遺臺。遺臺百世長崔嵬,名與此臺百世終不摧,月塘心月誰能裁?
??東伐,悠悠遠征。泛舟萬艘,屯衛千營。
斥逐遭時禁,憂勤淑世心。滄洲半畝宅,吾道此山深。俎豆嚴徽國,宮墻麗孔林。迷津從佇問,煙水正沈沈。
長安深夜雪漫漫,欲覓心安轉不安。縱使言前開活眼,那知已被老胡謾。
欲識禪宗隱語,本然空有難該。森森萬象甚安排。一擔何如一袋。迷處庸人多事,覺時老子無懷。曾聞妙解轉詼諧。放下還他自在。夢轉詩情似舊,朝來歲景生新。梅花不睡笑迎人。倚鏡先妝照鬢。竹葉沉沉壓盞,松枝鬣鬣當門。春煎試浴五香溫。不數金搖玉暈。
行行無計挽歸航,欲整離筵怕舉觴。君向南飛儂向北,堪嗟不及雁同行。
我有平生人,故被云錦裳。灼灼桃李顏,娟娟饒清揚。婉婉吐麗辭,纖纖素手長。后宮選名姝,三千一身當。遠從二妃游,歷覽周八荒。膏車駕言邁,使我涕泗滂。念君不能已,謳吟遣巫陽。
拂石從容認舊題,玉亭幽迥鳳常棲。雨馀最愛青如洗,煙暝渾疑翠欲齊。倚醉盡堪留筆札,乘閒還可駐輪蹄。瀛洲不隔三山路,明日重來酒剩攜。
相逢偶相識,相識竟相離。會知別情苦,寧作未相知。相見如夢中,夢中還相見。薄帷鑒明月,恍惚仍對面。
秋色滿江關,倦金門、又報五湖船具。楊柳鳳河濱,柔絲裊、偏是征帆難住。涼飔忍俊,短篷斜趁新鴻度。回首觚棱天際夢,都付暮云芳樹。共看水部歸裝,只琴囊畫卷,煙霞伴侶。山影到閑庭,緗簾底、消受鬢香眉嫵。蘋花一槳,載詩還訪桃根去。料得西窗同剪燭,卻話薊門風雨。
南風多海霧,秋氣未全蘇。城郭江吞吐,樓臺煙有無。黃浮初日大,青出遠峰孤。漁火猶明滅,波喧已浴鳧。霧重知多蜆,漁人競祭沙。南風秋更起,北雨暮多斜。野鴨肥千畝,河豚飽萬家。蟹筐新蛻好,斟酌送黃華。
官暇懶偏宜,蕓窗落照移。未能拋紱綬,且復嘆棲遲。客況青藜在,鄉心白雁知。誅茅曾四百,慚負嶺云期。
折蘆渡江去,說法臨江流。料得無人聽,惟應石點頭。
星漸稀,漏頻轉,何處輪臺聲怨?香閣掩,杏花紅,月明楊柳風。挑錦字,記情事,惟愿兩心相似。收淚語,背燈眠,玉釵橫枕邊。
干戈隨風靡,武騎齊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