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舜帝廟
蒼梧云斷帝升遐,
奇石江邊自古誇。
莫道薰弦無逸響,
雞鳴寸念亦重華。
蒼梧云斷帝升遐,
奇石江邊自古誇。
莫道薰弦無逸響,
雞鳴寸念亦重華。
蒼梧山云霧隔斷,舜帝已然升天而去,江邊的奇石自古以來就為人夸贊。不要說舜帝所彈的薰弦之曲沒有留下余音,就連聽到雞鳴時的那一絲念頭也都是對舜帝美德的追慕。
蒼梧:傳說舜帝南巡,崩于蒼梧之野。
升遐:帝王去世的婉稱。
薰弦:相傳舜作《南風歌》,有“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等句,后以“薰弦”指代舜帝之樂。
逸響:余音。
重華:舜名重華。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游覽舜帝廟時。舜帝是古代賢君,深受后人敬仰。詩人在廟中看到相關景象,有感于舜帝的德行和功績,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舜帝的崇敬與緬懷。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后人對古代賢君的尊崇。
盤鳳鞍韉閃色妝,黃金壓胯紫游韁。自從揀得真龍種,別置東頭小馬坊。
江南女兒年十五,兩髻丫丫面粉光。小紅船上采蓮葉,北客初來應斷腸。
鉛膏染髭須,旋露霜雪根。不如閉目坐,丹府夜自暾。誰知憂患中,方寸寓羲軒。大雪從壓屋,我非兒女萱。平生學踵息,坐覺兩?溫。下馬作雪詩,滿地鞭箠痕。佇立望原野,悲歌為黎元。道逢射獵子,遙指狐兔奔。蹤跡尚可原,窟穴何足掀。寄謝李丞相,吾將反丘園。
干戈偃息歲豐穰。三萬里農桑。歸去告穹蒼。錫圣壽無疆。游塵世、到仙鄉。喜君王。躋治虞唐。文德格遐荒。四裔盡來王。
天宇三秋靜,林皋眾竅鳴。蕭騷翻竹韻,嘹嚦動檐聲。帶雁宵征急,迎蛩夕語輕。或從蘋未起,漸聽谷中盈。寒杵遙空斷,霜鐘應候清。因風想珂佩,耿耿攬衣情。
靈真伏我旁,我意殊不覺。一朝忽然去,百身那可贖。尋渠詩中語,縹緲如鴻鵠。海山不成歸,無故輒歌哭。既云厭人世,何事猶苦學。繁華絕所好,惟學為子毒。得天盬其腦,解脫誠已酷。蓋棺寧無戀,號泣羅骨肉。修短定虛名,畢生自多福。
樹色模糊蘚徑平,人家只隔水泠泠。白云不解巃嵷去,遠卻峰巒一半青。
春蠶掛門口,抱絲向床前。鏡昏不見面,施朱紅可憐。
清泉白石此丘隅,誰解塵纓漱玉壺。歌罷滄浪千古意,祇今曾見似人無。
蘆花遠映釣舟行,漁笛時聞三兩聲。一陣西風吹雨散,夕陽還在水邊明。
脩竹弄風新雨歇,瑤英玉蕊攀高節。折來解惱北窗吟,只合閑拈映胸雪。
淮水東邊舊六朝,瓊樓翠館白云銷。于今只有垂楊柳,猶似當時舞細腰。
翠輦每從城畔出,內人相次簇池隈。嫩荷花里搖船去,一陣香風逐水來。
盈盈小客抱琵琶,歌舞王孫帝子家。彈得開元教坊曲,金錢還只當泥沙。
吾家煙樹水南村,盡日觀書靜掩門。地僻喜無車馬過,春風正滿綠苔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