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清遠
負郭田空客已逋,登舟袁虎漫傭租。
門前小試雙文履,江上輕浮五石瓠。
帆掛三江涼雨急,寺殘中宿遠煙孤。
潮聲到枕聞吹笛,為譜清愁寄二禺。
負郭田空客已逋,登舟袁虎漫傭租。
門前小試雙文履,江上輕浮五石瓠。
帆掛三江涼雨急,寺殘中宿遠煙孤。
潮聲到枕聞吹笛,為譜清愁寄二禺。
城郊的田地荒蕪,租戶已經逃走,我如袁虎般乘船徒勞地租田。在門前試著穿上雙文履,在江上如漂浮的五石瓠般自在。船帆掛起,三江上涼雨急下,中宿寺殘破,遠處孤煙裊裊。潮聲傳到枕邊,還聽到笛聲,我譜寫清愁寄給二禺。
負郭:指城郊。
逋(bū):逃亡,逃走。
袁虎:東晉袁宏小字虎,此處可能借指自己乘船的狀態。
傭租:租田。
雙文履:一種鞋子。
五石瓠(hù):出自《莊子》,大葫蘆。
中宿:中宿峽,在今廣東清遠。
二禺:可能指清遠的禺山等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清遠一帶游歷,看到城郊田地荒蕪、租戶逃走的景象,結合旅途的見聞,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經濟不景氣,詩人內心也充滿了惆悵與愁緒。
這首詩以旅途見聞為線索,描繪了清遠一帶的荒涼之景和孤寂氛圍,抒發了詩人的清愁。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感知和細膩情感的表達。
頻年留客里,此日啟王春。
鏡里雙蓬鬢,關前萬里人。
嶺梅疑有待,江柳已相新。
歲首逢初雨,因君灑路塵。
試筆裁椒頌,停車問柏觴。
昨宵辭舊臘,明日是他鄉。
不惜年華換,空憐道路長。
履端得賢主,春色滿行裝。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復斯來,甫田昔為佃。
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
但愿風雨時,民獲飽粱面。前日江淮行,稍聞趙代甸。
連年苦旱魃,黔首盡離散。不覺投匕箸,豈復顧廚饌。
茲土景物舒,舉目皆可忭。天人本相待,有備故無患。
彼豈無父母,夫何罹此變。無乃期會繁,反令慈惠殄。
征夫徒駪駪,憂喜付聞見。
海雁橋邊春苦。幾見落花飛絮。
重到柳行西,懶問畫樓何處。
凝佇。凝佇。十頃荷花風雨。
綠陰千百頃,約我共登臨。
山翠含煙重,榴紅著雨深。
行藏皆有命,計較謾勞心。
病怕杯中物,憐余淺淺斟。
簾底臨鸞惜歲華,
鬢云慵掠寶釵斜。
落梅香斷無消息,
一樹春風屬杏花。
千杯酒做一杯乾,多少旁人冷眼看。
低處平安高處險,上場容易下場難。
家中有賊難防竊,朝里無人莫做官。
善惡到頭終有報,閻王不受鬼王瞞。
墻有風來壁有耳,被中行事外人知。
蛤蟆想吃天鵝肉,豺狗慣繃老虎皮。
太監娶妻空快活,屠夫念佛假慈悲。
勸君莫作虧心事,到底人欺天不欺。
世事原來錦上花,有錢能使鬼推車。
人心不足蛇吞象,天理難容子打爺。
前世未修今世苦,上梁不正下梁斜。
張三李四都朋友,五百年前共一家。
一日成三三日九,鐵條磨作繡花針。
時來風送滕王閣,事急枉求觀世音。
塑佛塑形難塑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黃河水淺深。
客睡只如此,其如夜久何。
古人方秉燭,吾意欲高歌。
坐賈喧開閘,行人喚渡河。
披衣攬春色,征路感蹉跎。
匏系坐蝸舍,秋光只檐楹。懸知西湖佳,頗困官事嬰。
今日復何日,綵舟天外橫。木落山骨露,千螺倒澄瀛。
神仙勿浪求,玉京仍五城。系舟孤山腳,曳杖聊意行。
三賢已仙去,丹青儼南榮。由來作詩苦,鼎峙太瘦生。
碑板摘奇艷,銀鉤出金聲。湖山久寂寥,誰能作斯人。
跨馬綠楊堤,左右臨無地。鞭影墮清泚,烏帽入蒼翠。
老龍拿半空,九里作青吹。聞聲類擊竹,心與景相值。
許由厭瓢鳴,渠未領真意。下馬冷泉亭,懿此丹壑幽。
泓澄粲玉礫,半畝如潑油。巖岰起三板,轟雷濺濤頭。
向來澄止面,怒沫喧山丘。莫作動靜觀,止性元不流。
天竺古浮屠,孤云一鳥徑。去天真尺五,峻步欲乘興。
石壁半空立,略彴引危嶝。山底禽銜花,石罅僧入定。
請從三昧起,林外有疏磬。不障庾公塵,那有劉輿膩。
堂堂七丈夫,草木一臭味。躋攀亦云足,賞適興猶未。
卻呼三翼舟,擊汰舞綃翠。葦蒲紛已掃,奩鑒瑩新劑。
持此壽諸公,空缸一沉醉。
入無窮,出無盡。
把定要津,頭正尾正。
門當水郭隱湖灣,秋憲家林自愛閒。
偶出總經騷客地,端居能鎮道場山。
座參奇石聆深語,酒對禪僧發靜顏。
頓使嶺南歸思緩,刺船仍約畫溪還。
長門渡隘浪成堆,
欲進船時霧不開。
多謝東風與吹垢,
兩邊無數好山來。
江湖何處定風波,萬里沖寒練影過。
夜色低迷青海月,曉霜暗度玉津河。
羽毛高潔邊塵遠,心跡分明別緒多。
寄語天涯羈旅客,鷗盟鶴夢未蹉跎。
天地乾坤無可寄,
飄然海國全其身。
于今天命誠如此,
不負朱家一偉人。
開到黃花秋老,涼風吹過妝樓。云鬟宮樣罷梳頭。綺窗無個事,曉日上簾鉤。
細檢瓜瓤菜葉,愛聽絡緯聲幽。持來素手慢凝眸。想因觀物化,應不解悲秋。
瑤臺十二玉闌干,
夜半天階下紫鸞。
說是仙人君不信,
空留秋色滿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