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屋
鬻薪無價嶺南歸,
尚有兒孫在翠微。
執樹縛茆門戶別,
離離荊棘惹人衣。
鬻薪無價嶺南歸,
尚有兒孫在翠微。
執樹縛茆門戶別,
離離荊棘惹人衣。
從嶺南賣柴歸來卻沒賣上價錢,好在還有兒孫在青山中相伴。砍樹編茅搭建起與別家不同的門戶,四處雜亂的荊棘常常勾住人的衣服。
鬻(yù)薪:賣柴。
翠微:指青山。
執樹:砍樹。茆(máo):通“茅”,茅草。
離離:雜亂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經濟不發達,樵夫生活困苦。詩人或許是看到樵夫家庭的生活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反映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樵夫家庭的生活,突出生活的艱辛與親情的溫暖。其特點是質樸寫實,以白描手法展現生活畫面。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為研究當時社會底層人民生活提供了生動素材。
日暮東溪上,秋深景寂寥。葉稀林影薄,水落岸痕高。野燒明江島,漁舟入浦橋。故人煙水隔,悵望首空搔。
斜陽目斷。秋晚蘆花岸。去信來音俱散漫。陣陣新寒驚雁。愁將梧石描成。寄情只為思卿。筆下淋漓水墨,滿空雨響風聲。
尚父風猷襲后昆,復生賢相紹高門。白麻懇避公孤貴,黃閣屢辭機務繁。再入經綸勞鼎鉉,乍從觴詠樂山樊。功名終始追前哲,美播青編望益尊。
天心仁佑,坤德世昭。灼有慈范,著于累朝。儉以贊虞,勤以承堯。是用則效,共勵夙宵。
小徑緣溪綠,低檐傍樹陰。好峰秋入眼,清月夜窺林。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不念祖宗危社稷,強于仁圣遣行誅。
有山曰飛鳥,似我射烏不?高樹紅猶淺,回溪響更流。烹魚憐女手,把酒愛樓頭。莫厭三年住,堪成一笑留。
街東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綠錢生。幽人獨來帶殘酒,偶聽黃鸝第一聲。
錦帙牙簽次第開,披襟山色滿蘭臺。初成漢苑然藜業,盡壓梁園授簡才。一字霜風猶縹緲,千章河漢轉徘徊。相思幾夜瑤華切,肯惜如椽借草萊。
曲徑通蔬圃,清溪帶草堂。野花隨意好,鳴鶴向人長。得得閒中趣,悠悠物外忙。偶聞談出處,為子欲褰裳。
客到暫開扃,春蕪生滿庭。主人殊不顧,修竹為誰青。
視之不可見其形,及至呼之又卻應。莫道此聲如谷響,若還無谷有何聲。
幾日春寒怯上樓,樓頭煙縷拂簾鉤。相看瘦盡渾無奈,一種風流各自愁。
和戎何惜遣蛾眉,悔恨徒然殺畫師。漢主深恩如可報,安身死虜亦無辭。
徑遠松篁蓊郁,日長庭院清虛。大貴莫過學道,至樂無如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