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樂府題作唐體五首 其四 將進酒
明月三五二八夜,春風絲竹管弦時。
若復不飲獨歸去,空留可憐持與誰。
雞黍寒家崇漢臘,虹梁曉日艷胡姬。
人閒烏白馬生角,一醉君前渾不知。
明月三五二八夜,春風絲竹管弦時。
若復不飲獨歸去,空留可憐持與誰。
雞黍寒家崇漢臘,虹梁曉日艷胡姬。
人閒烏白馬生角,一醉君前渾不知。
在農歷十五、十六的夜晚,明月高懸,春風中絲竹管弦奏響美妙音樂。要是此時不飲酒而獨自回去,這美好情景無人共享多可惜。我這貧寒人家按漢時習俗準備了雞黍,清晨陽光照在彩梁上,胡姬容顏艷麗。人間世事變幻無常,在您面前大醉一場,這些都渾然不知了。
三五二八夜:指農歷十五、十六的夜晚。
絲竹管弦:泛指音樂。
雞黍:指農家待客的豐盛飯食。
崇漢臘:尊崇漢代臘祭的習俗。
虹梁:彩色的屋梁。
胡姬:西域來的少女。
烏白馬生角: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人們生活有一定樂趣。詩人或許在一次聚會中,看到美好場景,感慨時光易逝、世事無常,從而創作此詩勸人及時行樂。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飲酒作樂,珍惜眼前美好。其突出特點是將美好場景與無常世事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及時行樂的思想。
綠云無據玉樓空,回首悲歡一夢中。為憶當時裙樣色,隔墻嫌見石榴紅。
今日天氣暖,已似三月春。經冬雨雪少,風起輒生塵。道人幽行倦,樹下一正巾。流水見兩鬢,一笑嘆我身。日光墮木葉,滿沼黃金鱗。白云行其間,游鯈動奫淪。偶然景與遇,亦足適吾真。人生會心處,何必窮其濱。蕓蕓黃埃中,勿語行道人。
武夷多奇峰,九溪曲相連。窈窕信靈異,虛無儼群仙。昔我遠游之,枕席生云煙。朝飲幔亭峰,夕泛駕壑船。忽忽六七載,冠緌為糾纏。脫屣苦不早,白發將垂肩。君今躡其巔,使我雙淚泫。碌碌復何為,妻子豈難捐。
江行何必月,水氣自難暝。浪涌潮頭白,云拖雨腳青。帆檣過鳥影,漁火動龍靈。坐起清神魄,濤聲作瀑聽。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旃哉,猶來無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無寐。上慎旃哉,猶來無棄。陟彼岡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猶來無死。
微茫煙浪浦帆開,一曲琵琶淚滿腮。江水不如潮水好,送人東去復西來。
朔野北風起,沙蓬飛不休。端居念行客,明發動歸舟。古堞鳴禽暮,虛堂落木秋。重來不相見,離夢轉悠悠。
華袞誰堪一字褒,千年惟仰傅巖高。人生出處從天定,學半工夫莫憚勞。
繁華遮眼皆虛設,淡看人間未了情。鬧市塵沙花朵暗,荒郊野曠色晶瑩。
飛來峰高多白云,垑猿啼處夜將分。三聲忽向嶺頭度,一個真如峽口聞。哀雜澗泉遙歷歷,清和蘿月亂紛紛。亭中白傳曾留記,明日重來看刻文。
諫草詩篇好護持,又吟蜀井竹西詩。攜將高節堂前去,題作云蒼也更奇。
機括獨行,猶然形累,莊嚴神正。諸漏牢封,萬緣齊剪,豁達開心鏡。禪關打破,壺春深入,萬象拱環七政。天河轉、月窟光飛,低襯碧霄相映。純陽束體,瑞云高臥,輕清拂面風勁。歡樂無涯,變通難約,時復狂歌詠。笙簧繚繞,雷霆鼓潤,做弄木童馀慶。冥冥證、一點圓空,至清至靜。
江南車蓋走燕山,老子旁觀袖手閒。見說新詩題甲子,桃源元只在人間。
如水屐聲連碎步,試向裙邊注目。風過裙飄處,幾分嬌白嫩紅肉。聞說「人魚」漂海駐,知是甚時登陸。入海尋伊去。縱情甘被天魔誤。
賞溪漱玉聲湍激,石壁參天路阻長。準擬解鞍能過我,新泉活火茗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