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漢上友人
襄漢多清景,東游已不能。
蒹葭照流水,風雨撲孤燈。
獻賦聞新雁,思山見去僧。
知君北來日,惆悵亦難勝。
襄漢多清景,東游已不能。
蒹葭照流水,風雨撲孤燈。
獻賦聞新雁,思山見去僧。
知君北來日,惆悵亦難勝。
襄漢一帶有很多清幽的景色,可惜我已不能再向東游歷。蘆葦映照在流水中,風雨撲打著孤燈。聽到新雁的叫聲我想起獻賦之事,看見離去的僧人我思念起山林。知道你從北方歸來時,我也會惆悵得難以承受。
襄漢:襄陽、漢水一帶。
蒹葭:蘆葦。
獻賦:向朝廷進獻辭賦,以求任用。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因故無法前往襄漢游玩,在孤寂的心境下,回憶過往或想象襄漢之景,同時思念友人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襄漢的向往和對友人的思念。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十分突出,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技巧。
最憐春上小桃枝,曾囑東風細細吹。天若長如人所愿,世間不必有胭脂。
盤龍洞口雙蛾翠,玉唾流香脂粉膩。三斛明珠艷質歸,千重錦障秋波媚。玉笛聲寒響斷云,凰釵蛟佩舞明君。光生鳳蠟春廚煖,香屑龍爐夜閣熏。曲曲鶯喉歌懊惱,紅顏不向青銅老。寶砌苔痕蝕百花,名園梓澤生秋草。一死難酬衛尉恩,鬢云斜墜玉鉤翻。碧莎黃土碎香骨,朱樓白日啼妖魂。澗中金水流嗚咽,半寸珊瑚千點血。麝氣春凝柳絮風,佩聲夜泣梨花月。
蜜巖所統眾如云,客至還開甘露門。三扣蜜流人不薦,卻言蜂子解人言。
城隅有客眺連岡,城下維舟笑我忙。欲駕行輿仍隔水,忽看花樹已斜陽。煙郊黯淡新亭暮,石壁陰森古殿涼。豪興坐闌猶不淺,況隨高步接春觴。
幾年漫仕貧如故,半世投閒樂遠讒。無八九椽多借宅,得三百戶謾題銜。初留蘭省交吟卷,再見芝山送別帆。何月得尋埋玉處,天南凄惻夢松杉。
衡茅蕭索泣寒蟲,獨自吟詩句未工。敗葉能令溝水黑,亂云不放夕陽紅。半生辛苦空儒服,一歲蹉跎又朔風。不意窮鄉有奇事,暮年得拜鹿門翁。
佛面塵封,空闌寂寞無人到。幽香縈繞。吹徹梅花曉。烽火彌天,三月音書杳。心如搗。山花山鳥。知我悲秋老。
半嶺遙聞深徑鐘,石堂蘿薜護青松。草堂邀客供僧茗,此是云中第幾峰。
翰墨周旋二十春,暮年卜宅遂為鄰。永新門外雙松樹,無復相攜踏月人。
黃鳥啼煙二月朝,若教開即牡丹饒。天嫌青帝恩光盛,留與秋風雪寂寥。
川原膴膴樹斑斑,十里春風一望間。野馬不羈天地闊,孤鴻無奈水云閒。
壯東南一柱,分閫寄,事非輕。見雨露思綸,河山帶礪,勛府元盟。依依汴堤楊柳,甚一朝、光彩動旗旌。曉日千梁浮蝀,春風百雉嚴城。臨軒鼙鼓正凝情。忠孝舊家聲。看奕世功名,麒麟高閣,宛轉丹青。綠波北潭花影,又一年、春好是清明。彩袖一杯壽了,望中三楚云平。
出門便見好溪山,卻為丹青一破顏。想是宦途雙足倦,高情長在臥游間。
下山云雨上山晴,誰道山云亦有情。卻似道人心一片,無來無去又無生。
西風三徑菊,秋晚正花開。家遠書難寄,天寒雁未來。青山如舊識,白眼妒奇才。遙憶浯溪路,年年長綠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