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辰江望丹山
一江納雙流,波勢卷寥廓。群峰壓扁舟,頗慮篙櫓弱。稍稍灘腳回,遲遲沙尾著。南望隔岸山,千尺俯城郭。石動風雨懸,谷暗夔魖樂。云有仙真人,棲此鍊大藥。至今法丹處,紫氣抱飛閣。籀書九千外,奇字誰所作。舟師指示我,靈跡具灼燦。吁嗟塵濁中,焉能招黃鶴。羽化多渺茫,耳食誤假托。秘籥啟靈臺,萬象擲糟粕。
一江納雙流,波勢卷寥廓。群峰壓扁舟,頗慮篙櫓弱。稍稍灘腳回,遲遲沙尾著。南望隔岸山,千尺俯城郭。石動風雨懸,谷暗夔魖樂。云有仙真人,棲此鍊大藥。至今法丹處,紫氣抱飛閣。籀書九千外,奇字誰所作。舟師指示我,靈跡具灼燦。吁嗟塵濁中,焉能招黃鶴。羽化多渺茫,耳食誤假托。秘籥啟靈臺,萬象擲糟粕。
前日喜重來,今朝復送回。
出門無仆馬,為子走風埃。
遠客有詩贈,短亭無酒杯。
南州雖得士,東觀卻遺才。
董子書幃正寂寥,阮君何事顧吾曹。
兩篇有若雙瓊贈,八句多于一字褒。
莫恨潘安頭早白,須知郢客調彌高。
鸞凰豈是塵埃物,待看青云振羽毛。
西城塔下逢君后,南郭庠中借館居。
正共孤甥棲暖席,未如老圃灌寒蔬。
直生豈敢嗟年暮,餓死猶慚乞祭余。
六十衰翁如可教,更忙須遺所藏書。
病叟雖迂闊,交情自不疏。
喜逢歸去客,為謝寄來書。
入幕評文后,臨川視事余。
攜壺吟兩柳,還夢野人居。
養以其久,真以其積。
維積維久,是以為德。
德而德之,或表而失。
德而弗德,然后能造。
孰為斯施,孰為斯報。
德其德者,伐干以斧。
弗德其德,培以根土。
德乎斯乎,其孰御乎。
凄風向晚來何頻,潛與嘉雪為涂津。
重云固結慘不動,六幕莾蕩空無塵。
信哉北帝舉冬令,肅清萬類猶時巡。
人思沾被率土濱,有若渴者欲飲醇。
儻施余潤及芽蘗,寸草亦望繁如茵。
嘗聞洛陽縱高臥,抑有郢客歌陽春。
何如酒陣與之敵,卻退寒色其威振。
天心安肯靳一灑,化力自可周群倫。
黎明忽見已盈尺,良瑞豈止山溢銀。
預知豊年此足賀,十空九室皆斯民。
人事大難知,悲歡與合離。
忽驚殘臘盡,還憶去年時。
對雪我無酒,招沽子有詩。
春深相贈物,花共綠楊枝。
犖犖雄名駭世閑,堂堂誰敢舉頭看。
高談豹略今無敵,誰污龍泉血未干。
蠻貢急趨金殿肅,胡蹝深入鐵山閑。
關中自號詩書將,肯愧齊王在將壇。
長憶溪橋避暑時,天風六月襲人肌。
水隨地脈來無盡,云過山頭去不知。
拂面稚松應偃蓋,當年游子已龐眉。
憑師莫動溪邊石,留待東歸題好詩。
九載憂勤事,傾心為繼明。
手扶天柱起,身御日車行。
大業真無負,全功定有成。
生民正歌舞,萬丈玉山傾。
去年十月青蠅藏,不見一點臨盤觴。高堂小會頗清潔,肴有余味酒有香。
今年四月青蠅出,競逐腥膻夸羽翼。才能擾擾上罇俎,又欲營營污圭璧。
四月盛陽群物秀,十月積陰寒氣候。天時于爾本無私,爾自知時能避就。
畏途榮悴如寒暄,流俗早夜趨貴權。一朝勢去即消散,可與青蠅同日言。
胡人勇悍真勍敵,漢將威名重泰山。
隠若金城當一面,橫如鐵陣控三關。
防秋甲士屯田去,牧馬氈裘避塞還。
儒帥著書閑暇否,兩淮人物太平閑。
一識明侯二十年,老農依舊未歸田。
學無所得成迂闊,義有其終尚愛憐。
下筆自書青竹汗,上樽仍附玉山泉。
如斯厚意難空飲,待折梅花配酒船。
堯親其親,教官得人。所性忠厚,貌純氣真。
學為耕稼,經為本根。實之為行,賁之為文。
辭令出口,法度在身。大學小學,其誰弗循。
循之維何,維義是適。不驕不肆,無邪無僻。
大者敬義,如漢元王。小者樂善,如漢王蒼。
樂善敬義,何有不臧。保躬無悔,受福無疆。
無疆之福,維順維忠。維忠維順,維師之功。
方域提權重,朝廷擇士尊。
綱疏因正紀,流潔為澄源。
寒日風威靜,熙陽氣序溫。
人知廉使體,物荷圣皇恩。
清轡才周境,歸途已駕轅。
光華三節瑞,邃密九重閽。
韶集丹山鳯,云升北海鯤。
聞公難避讓,天下盡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