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竹齋
黃塵車馬去如流,名利勞人死不休。
心遠地偏何處是,小齋叢竹媚深幽。
月度寒光影瘦疏,風傳清籟韻虛徐。
幽人宴坐蒲團穩,讀罷儒書讀佛書。
黃塵車馬去如流,名利勞人死不休。
心遠地偏何處是,小齋叢竹媚深幽。
月度寒光影瘦疏,風傳清籟韻虛徐。
幽人宴坐蒲團穩,讀罷儒書讀佛書。
塵世中車馬往來如流水般喧囂,人們為了名利奔波勞累至死不停。心遠離塵世、地處偏僻的地方在哪里呢?就在這小齋旁一叢翠竹,盡顯幽深之美。月光灑在寒竹上,竹影瘦疏;清風吹過,傳來悠悠的聲響。幽居之人安穩地坐在蒲團上,讀完儒家經典又讀佛家之書。
黃塵:指塵世,形容車馬揚起的塵土,象征世俗的喧囂。
勞人:為名利奔波勞累的人。
心遠地偏:化用陶淵明“心遠地自偏”,指內心遠離塵世,所處之地也會變得偏僻寧靜。
媚深幽:展現出幽深之美。
月度:月光照過。
清籟:清幽的聲音,這里指風吹竹子的聲音。
韻虛徐:聲音舒緩悠長。
幽人:幽居之人,這里指作者自己。
宴坐:安坐。
王守仁生活在明朝,當時社會官場腐敗,名利之風盛行。他在經歷了諸多政治挫折后,對世俗的名利產生了厭倦。這首詩可能創作于他在幽靜之處修身養性之時,表達了他遠離塵世、追求內心寧靜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世俗名利的摒棄和對寧靜精神世界的追求。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營造出清幽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王守仁的思想境界和文學才華,反映了當時一些文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精神凈土的探尋。
丁寧莫被催科擾。
溪水清可愛,溪魚肥可煮。縱教煙雨濕蓑衣,不得溪魚不歸去。得魚換酒亦不惡,世間誰似漁家樂。收綸舉盞坐溪頭,細數波間幾點鷗。漫道溪鷗閒似我,我閒又樂閒較可。
四海一道鄉,千古有生意。元宗得君侯,風流是以似。窅然天機深,寧以物欲累。丈夫要如此,步步皆實地。
慶云五彩映江城,虎旅歡欣破浪行。吹角陣連三島月,掛帆風送九天晴。珠厓港嶼添新壘,瓊甸桑麻遍舊營。試向云臺看姓字,千年誰更嗣徽聲。喜鵲朝朝噪穗城,元戎十乘啟先行。蜃樓一望收空碧,龍篴千艘毊晚晴。露布早馳天北闕,烽煙夜靜海西營。東征將士磨崖在,我欲從公紀駿聲。
又柔云做暖,蕩隔岸、青山一發。望春早來,春來如箭筈。疾趁殘臘。且日高樓上,鈿梅飄粉,上畫簾金押。神州祇在闌干北,瘴解朱鳶,江澄綠鴨。長第草心紅茁。便青青一路,直到天末。魚書難達,盼金扉瑣闥。萬點傷春淚,融絳蠟。愁心自寫瑤札,怕釵聲墜燕,玉瘢添獺。前宵雨、暗沾花靨,渾不是,玉女投壺一笑,淚珠承睫。滄桑事、總付莊蝶。問水云、倒戴黃冠去,何年結煞。
醉臥當壚紅粉邊,風流誰信阮公賢。閨中此日無良友,被發狂歌更可憐。
朔漠凝寒久,窮荒氣候賒。凍云藏虎谷,殘雪滿龍沙。地回胡風急,天高漢月斜。何人動鄉思,壟上聽金笳。
玉清小住成朝隱,未敢同高更乞閑。便不終身為祭酒,也應卒業在名山。華陽肯起青龍臥,臣朔原從金馬還。絕似當時庾開府,暮年蕭瑟賦江關。寒山飛雪客來時,座上春風次第吹。獨許清神如叔寶,空慚髫歲識邱遲。青衿弟子文誰似,白發詞臣序已悲。昨日聞詩過孔鯉,孤兒風貌似吾師。
自憐疏拙百奚宜,不省胡顏可媚時。馳騖功名非我事,歡娛菽水祇心知。風姿故陋難施粉,面目堪憎正類倛。惟有靈臺亦裴度,到君明眼不能欺。
凈五眼,得五力,五通曾告瞿曇覓。證知見覺不相干,因邪打正連天碧。
都把升沈不置懷,一尊時對好山開。張公雅有江湖志,崔子本非丞貳才。為政從渠嗤拙宦,買田自已賦歸來。高情想像常如在,不逐春風沒草萊。
宇宙同一寓,死者為過客。公年豈不高,痛惜如夭折。鄉國信多才,雅道洞明哲。古篆今不存,高辭難再得。吾生有幽抱,出戶誰與說。不聞子期亡,伯牙弦遂絕。知音古來重,日月增哽咽。
界斜紅飏出晚晴天,相看轉凄然!甚匆匆只是,橫催雁陣,低照鷗眠?樹外山眉襯黛,遠道草芊芊。一段蒼茫意,都付樊川。漢闕秦宮何處?送幾聲畫角,吹老華年。盡歡游長好,到此黯流連。倚江樓玉人凝望,帶西風、帆影落窗前。愁無限,近黃昏也,新月籠煙。
難得江妃春恨消,長門日日長愁苗。君王若喻樓東意,莫遣珍珠慰寂寥。
落日云流混碧空,蒼蒼江菼曳霜風。千秋惜賈人何限,一賦哀原氣尚雄。溪近寒林聞鵩鳥,岸登平陸見丹楓。滿山搖落江聲寂,腸斷天南野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