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冒芥原先生編年圖錄八闋 更漏子 其一 雪窗夜課
夜窗虛,嚴訓督。膝畔依依課讀。添活火,裊爐煙。宵深未許眠。
竹頻敲,風乍咽。閣外亂飄瓊屑。燈影碧,紙聲酸。翻書呵手寒。
夜窗虛,嚴訓督。膝畔依依課讀。添活火,裊爐煙。宵深未許眠。
竹頻敲,風乍咽。閣外亂飄瓊屑。燈影碧,紙聲酸。翻書呵手寒。
夜晚的窗戶顯得空蕩,父親嚴厲地督促我。我在他膝邊依傍著讀書。爐中添上炭火,爐煙裊裊升起。夜深了,也不許我睡覺。竹子頻頻被風吹動敲擊作響,風聲忽然嗚咽。樓閣外潔白的雪片亂飄。燈光泛著碧色,紙張翻動的聲音都顯得酸楚。我翻書時要呵著手來抵御寒冷。
虛:空蕩。
嚴訓督:嚴厲地督促教導。
依依:依傍的樣子。
活火:有火焰的炭火。
裊:繚繞上升。
乍:忽然。
瓊屑:指雪花。
酸:形容紙張翻動聲音給人的感受,有凄清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回憶年少時在父親嚴格督促下夜晚刻苦讀書的情景,或許是在作者成年后,對過往學習經歷和親情的一種懷念與追憶。
這首詞主旨是回憶年少苦讀經歷,突出父親的嚴教。其特點是通過細膩的環境和細節描寫,生動展現學習場景。在文學上,以小見大,體現親情與求學精神。
海內論朋輩,知吾獨數君。噩音驚謝世,同調又何人。小璽饒秦味,分書得漢神。諸生仰馀緒,遺作更堪珍。
懶步峰頭曾幾日,憑高又見草芊芊。畫中山鳥啼無數,夢里春花開正妍。上界窗臨江岸遠,下方人望石樓前。風煙滿目誰為主,已覺身隨云樹邊。
伐木空山里,停云憶故人。山人莫啁哳,愧爾白頭新。
且欲相隨苜蓿盤,不須多問沐猴冠。菊花有意浮杯酒,桐葉無聲下井欄。千里江山漁笛晚,十年燈火客氈寒。男兒幾許功名事,華發催人不少寬。
天分天上靈河水,圍作錢塘千頃湖。未有風亭花月觀,已誇勝境世間無。
叢林凋翠徑鋪黃,歲暮蕭條引興長。殘夜疏鐘山寺月,曉天寒角塞門霜。飄零碧海難填恨,狼藉荒臺杳散香。司馬不堪枯樹感,忍尋深柳讀書堂。
正統逢今歲,邊塵日暫蒙。乾坤三己巳,社稷一于公。不作青衣辱,依然黃屋崇。祁連賜冢地,石馬汗秋風。
君知我意欲休官,卻道如今未得閒。萬事無求惟一退,天公于此不應慳。
池籞鮮珍鱗,樊籠多鎩翮。物情忌窘束,人事傷紛迫。拙薄謬榮涂,疏慵謝朝籍。銷聲背諠競,息影投幽隙。丘園雖寂寞,悠然殊自適。徘徊弄文史,流連眷泉石。神輕片云上,目瑩清川激。蓬嶠宛相聞,滄洲如在覿。未申隱淪志,稍習湛冥跡。外慕非所希,聊用終晨夕。
常怪春歸向底藏,水云遮斷玉泉莊。一庭花雨飄紅錦,滿路松風奏細簧。太傳東山高燕會,右軍曲水富篇章。招邀幾日還來此,豈有微官職務妨。
寒香吹盡暖香融,艷比朝陽一樣紅。豈必孤高甘自苦,笑攜桃杏鬧春風。
陽崖轉窅窕,層林蔽重陰。披榛過輿馬,緣云得幽尋。坐覺真境寂,茲焉悟賞心。平時崢嶸想,局蹐在城郭。言登諸峰勝,幽情散寥廓。焉能乘海桴,終期老丘壑。日背西嶺沒,月向東嶺生。殷霞未隱彩,皓露已舒明。斗柄坐可挹,政恐河漢傾。微云起前礎,出山忽紆馀。風吹去何之,閑意滿太虛。倚柱聊目送,我生何滯愚。廛居倦喧卑,區中憎陜隘。游目宇宙間,山河真礪帶。一嘯萬林端,呼風作天籟。風回荔蘿香,意與塵氣別。杳杳云際鐘,皎皎松上月。觸焉感幽處,蠟屐俟明發。陰磴頑雪積,老崖白云深。捫蘿陟鳥道,揚塵落喬林。下方有粟場,俯見歸飛禽。舍鞅陟層巘,老步獨多嘆。笑談谷傳響,松聲遞蕭散。欲尋草堂池,土室無僧贊。松風憩俗駕,撫心愧營營。登臨念勝土,烏用千載名。愿與婦子俱,終焉住神清。穿云上虛無,彷佛凌倒景。微茫鴻鵠背,指點眾山頂。出日上扶桑,徘徊萬林影。
采藥名山頂,時節無春冬。散云非一色,連巖異眾峰。合沓似無徑,間關定有蹤。山窗臨絕頂,檐溜俯危松。空林鳴暮雨,虛谷應朝鐘。仙童時可遇,羽客屢相逢。若值韓眾藥,當御長房龍。
翼翼新亭倚墓門,思親不見每銷魂。寸心獨抱終天痛,永慕難酬罔極恩。陟降有時聞謦咳,薦羞猶想及生存。松楸滿目馀霜露,流澤綿綿裕后昆。
寒花凄斷曲,古木翳層陰。萬里孤鴻目,三年為客心。地偏春事薄,山暝霧光沉。身世知何定,徒然久滯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