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諷 其二
書生無計取封侯,群盜紛紛欲效尤。
遂使陳琳無罪狀,何論關羽有春秋。
風來巢鵲曾思起,鼎沸江魚故自游。
誰復輕身能報國,麒麟圖畫日悠悠。
書生無計取封侯,群盜紛紛欲效尤。
遂使陳琳無罪狀,何論關羽有春秋。
風來巢鵲曾思起,鼎沸江魚故自游。
誰復輕身能報國,麒麟圖畫日悠悠。
書生沒有辦法獲取封侯的功名,一群盜賊卻紛紛想要效仿。這使得像陳琳那樣的人都沒了可聲討的罪狀,更不用說關羽熟讀《春秋》的忠義了。風刮起來,巢中的喜鵲也曾想飛起,江里的魚在水沸騰時依舊自顧自游動。還有誰能不顧自身去報效國家呢,麒麟閣上的功臣畫像歲月里漸漸被人淡忘。
計:辦法。封侯:古時封拜侯爵,后泛指顯赫功名。
效尤:效仿壞的行為。
陳琳:東漢末年文學家,曾為袁紹寫討伐曹操的檄文。無罪狀:指沒有可聲討的對象。
關羽有春秋:關羽熟讀《春秋》,以忠義著稱。
巢鵲曾思起:巢中的喜鵲想飛起,比喻人有警覺。
鼎沸江魚:江里的魚在鼎沸的水中,比喻身處危險卻不自知。
麒麟圖畫:漢宣帝曾將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畫像于麒麟閣。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盜賊橫行,文人難以通過正常途徑獲取功名,國家缺乏忠勇報國之人,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主旨是批判社會亂象與報國無人的現狀。特點是用典貼切,對比鮮明。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弊病,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與思考。
潮來潮往。百里遙相望。喜見卯君初度揆,好寄海南拄杖。蕭然四壁坡翁。要求黃木無從。受用一般苦味,奉揚千載清風。
第五陘山天下險,經過真為趙人羞。奇兵爭羨淮陰捷,間道誰思廣武謀。綿漫白波車度晚,故關明月角哀秋。太平時節休忘武,請看諸峰似劍矛。
千里暮云山已黑,一燈孤館酒初醒。
定林齋后鳴禽散,只有提壺守屋檐。苦勸道人沽美酒,不應無意引陶潛。
千里長淮共驛船,碧空如水水如天。即今又送還京去,五色龍光近御前。
陽春到處輒回蘇,老去辭榮乃丈夫。已負盛名垂汗簡,只馀清節湛冰壺。歸田早辦歐公錄,賜地應分賀監湖。鶴骨松姿行益健,幽尋不必倩人扶。
此地重來已十年,林廬水檻故依然。過門不是忘相見,剛有東風送客船。
凈幾閒窗小小瓶,一枝春色為誰清。吾今老去心如水,銷得詩人與證明。蕭然清映水邊枝,似向溫泉見玉肌。被惱詩人應不徹,怪來言語總成詩。依倚春風雨凈瓶,暮林搖落避真清。暗香似與常娥約,來借黃昏淡淡明。夜來春信到南枝,姑射神人逞雪肌。多謝長須解予意,送將羈客換新詩。
泉洞迷藏草沒梯,倚巖千佛坐高低。疊襟山色周回峭,隔樹江聲隱映齊。宋刻梁文江令筆,龍蟠龜戴上元題。棲霞只是枯禪宅,爾許頭顱向里棲。
地軸樓居遠,天臺闕路賒。何如游帝宅,即此對仙家。座拂金壺電,池搖玉酒霞。無云秦漢隔,別訪武陵花。
何來蠢動擾荒要,飛將龍旗下絳霄。夜月三軍嚴細柳,雄風一矢貫雙雕。敦詩豫有擒王略,挾纊寧無背水驕。嶺外殊勛銅柱在,圖麟肯讓霍嫖姚。
掖纜啟錨辭港灣。大西洋里正行船。寒風雪浪打孤舷。那日音聲聞老父,當時忘記拜新年。今宵懊悔不成眠。
萬重山崦無行處,一轉龍窩有路通。跨澗石橋花掩冉,負厓金佛樹蒙蘢。迢遙絕塞方煩足,沆漭曾云巳蕩胸。乘興似游人世外,未須玄圃覓仙宮。
鷺鷥各自有食邑,長恐諸侯客子來。一鷺忽追雙鷺去,窮追盡處始飛回。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處處梅。未即此身隨物化,年年長趁此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