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閣辭四首 其三
沉香帖閣柱,金縷畫門楣。
回首降幡下,已見黍離離。
沉香帖閣柱,金縷畫門楣。
回首降幡下,已見黍離離。
沉香木貼著樓閣的柱子,門楣上用金絲線描繪著圖案。回首間看到投降的旗幟降下,已然見到莊稼長得很茂盛的荒涼景象。
沉香:一種名貴的香木。帖:通“貼”。
金縷:金絲線。門楣:門框上端的橫木。
降幡:投降的旗幟。
黍離離:出自《詩經·王風·黍離》,指莊稼茂盛,后常用來表達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某個朝代的滅亡有關。詩人目睹了曾經繁華的宮殿如今走向衰敗,看到投降的場景和荒蕪中生長的莊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歷史變遷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宮殿興衰反映朝代更迭。其特點是對比鮮明,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歷史興亡主題的佳作,能引發人們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朝辭枉渚汭,夕騖清川路。經過方自今,神期宛如故。沉吟招隱曲,徘徊遠游賦。西北有浮云,行行一返顧。
栗里歸來尚未荒,蒹葭深處水周堂。一雙白鴨對人語,七尺青棕共我長。稚子能尋蚨蝶繭,村姑不少鷓鴣香。此中笑傲翛然足,休對仙家問海桑。
人事飄搖如敗葉,道懷凄冷對秋山。誰當獨善甘遺世,且趁馀閒暫掩關。因地自惟同廣漠,癡心真欲向人寰。一聲鴻雁清虛上,已覺全身共往還。
天下之事何紛紛,逐時變化如浮云。交游空多知己少,甚喜近日逢辛君。辛君自是文章伯,獵獵英聲動河北。明堂拜官不肯受,愛向五湖弄煙月。五湖煙月浩漫漫,見我唯將青眼看。石床露坐古月缺,紽裘夜語新霜寒。烹羔宰牛且飲酒,遮莫烏飛兼兔走。人生倏忽豈暇愁,昨日紅顏今白首。君不見銅雀臺,又不見高陽里,魏武精靈安在哉。山簡風流吁已矣,只好生前日日醉。何須身后千年計,君心愛我多豪放,我亦愛君不流宕。相期早晚匡廬上,遙借仙人九節杖。禹穴龍門歷搜訪,共和青山白云唱。
山川收晚霽,暝色上高臺。共是吟秋客,還同看月來。衣冠林藪逸,詞賦柏梁才。山鬼驚聯句,沙禽避洗杯。河低全拂樹,露重稍滋苔。海上鮫人出,云中桂子開。樂游良夜劇,高興昔人諧。歸去金溪上,看云首重回。
青林果熟星宿爛,修竹風來環佩鳴。翠影扶疏僧宇靜,吟馀屋角見云生。
通感開吾久鎖眉,又當扼腕酒盈卮。殘陽似血宜高望,詩到無聲至是詩。
暮云如夏景,秋骨在空池。月烈星難穩,風殘樹不知。長煙斂層壑,老鴰閉深枝。乃有幽人立,含胸待曉雞。溪風來簌簌,水色頗知寒。古石苔為被,空枝霜作顏。季子無登所,于陵自閉關。斗草痕曾漬,安忍換陳衫。于陵非寂寞,晏爾處林溪。云暖秋山母,風涼老樹衣。閑聽自家雨,夢靠別人籬。樽酒荅焉坐,無心啟客扉。
無雙亭下淮南滸,天上人間僅此花。九朵攢來呈玉質,兩回開處占年華。榮枯與世如相系,雷雨何時卻再芽。一去永遺塵土累,瑤臺空鎖舊煙霞。
玉壺香醑送金齏,船在雷峰塔影西。風定白波猶起縠,雨晴秋草不分蹊。故宮山水馀金粉,當代詞章富品題。欲訪林逋舊巢閣,月明應有鶴孤棲。
百尺臺前萬頃寬,風煙縹緲隔塵寰。天浮江水兼湖水,云抹淮山與楚山。景物宛如圖畫里,星河祇在戶庭間。登臨莫作悲秋意,且對黃花一解顏。
幽棲卻得性,永與白云歸。聽鳥思輕舉,看山憶采薇。樗櫟誰堪并,琴樽趣不稀。煙花彭澤里,出處幸無違。
北窗攲枕雨濛濛,夢破青山落眼中。喚取隱居來此住,人間卻有萬松風。
遠公精舍下,碧沼湛寒泓。地底兼天凈,波心見月明。桂移銀漢濕,珠蘊玉壺清。坎滿流恒止,離虛滉自平。禪心通觀想,野客助吟情。已喜朝簪擲,應來此濯纓。
桂嶼饒涼吹,蘭皋足素氛。鳥疑沙上霧,魚避水中云。寥廓有欣矚,蕭閒無厭聞。行將入江海,長對白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