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友為徐南卿作二首 其二
世路蒼黃總是愁,
暮年須得小優游。
如今漸覺知心少,
剩種青青伴白頭。
世路蒼黃總是愁,
暮年須得小優游。
如今漸覺知心少,
剩種青青伴白頭。
世間道路變幻無常,總是讓人憂愁,到了晚年需要有一些自在悠閑的時光。如今漸漸覺得知心的人越來越少了,那就多種些竹子,讓它們陪伴自己度過余生。
世路蒼黃:指世間道路變化不定,“蒼黃”有反復變化之意。
優游:悠閑自得。
剩種:多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晚年,經歷了世間的滄桑變化,面對世態炎涼,知心朋友漸少,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晚年的心境,突出了世路艱難和知音難覓的感慨。以種竹為伴展現了詩人的精神追求,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生活感悟的細膩表達。
窗明窗暗篆煙馡,珍重晨光與夕暉。
東院齋鐘披被坐,南城嚴鼓岸巾歸。
幾人霜滑騎朝馬,何處燈殘織曉機。
懶里若承三昧力,始知忙里事俱非。
幽院初晴簾不卷。彩管慵拈,辜負爐煙滿。見說清明腸已斷。柳絲莫系斜陽岸。
寬褪釧金眉不轉。病倚熏籠,情緒天難管。著雨桃花枝上顫,任它零落胭脂染。
別夢無端魂不定。容易春來,容易懨懨病。一縷新愁添綠鬢。柔腸中酒何時醒。
極目層樓休去憑。望遍天涯,飛絮渾無準。敲斷玉釵人不問。隔墻怕見秋千影。
妾心何事九秋霜,肯為輕塵弱草傷。死可復生生不愧,悠悠千載兩共姜。
忍死元非愛一身,百年兩世此遺娠。手縫襁褓和殘淚,抱向高堂回首頻。
雛鳳新成試羽翰,芳枝何意發枯蘭。相看未語先成泣,人間真有立孤難。
昔時無子今有孫,含飴兼復助晨昏。庭萱含露春風滿,三十年來貞孝門。
悠悠北塘棹,落日轉蓬科。
留滯無安土,東南病把戈。
江寒魚罟靜,月上虎蹤多。
去去勿復道,蒼生可奈何?
舊恨新愁滿海天,封侯休說面如田。
鳳饑何計翔千仞,龍蟄真憂到九泉。
白馬潮來悲往事,紅羊劫換感流年。
西山薇蕨無人問,且話蓮花六葉禪。
人間底處無明月,只看青山為發揮。
林里枝寒無鵲立,水邊路白有僧歸。
海島五百士,
劉郎廬亦深。
不似阿羅漢,
神通無處尋。
時維孟冬,霜露既零。
合食盛禮,以時以行。
孝心翼翼,惟神來寧。
肅倡斯舉,神具是聽。
鄰笛風飄斷續鳴,一輪吹出九霄明。
畫堂燭滅光逾滿,翠桁簾開氣轉清。
細草侵階含潤意,殘荷承露滴秋聲。
嫦娥莫悔偷靈藥,夜夜窺人倍有情。
別路攀留切,離筵鼓吹雄。
此時沾化雨,何日坐春風。
鶴擾行臺下,鳧飛畫省中。
仰懷良夜月,千里幸相同。
客懷無定幾晴陰,晉俗那知半古今。
孤館勁風翻積雪,千松寒色隱危岑。
鏡垂鶴發嗟年老,劍養龍精動夜深。
昨向庭前驅斗雀,解紛還似魯連心。
天教強健老年身,自覺詩成調轉新。
三晉關河無旅雁,萬家風雪幾愁人。
樽中醴酒堪懷古,笛里梅花未是春。
形勝肯淹青玉杖,乾坤何愧白綸巾。
袂剪黃羅亦可人,
君詩剩覓小園春。
最憐丈室銅瓶里,
獨對維摩似病身。
萬目眈眈大九州,神叢爭博正探籌。
何堪白刃張拳黨,更擾黃花落地秋。
石破真驚天壓己,陸沈可有地埋尤?
前番尚得安身處,莫說寒蕪赤嵌愁。
巢湖亦云險,曠焉豁心胸。于時雪初霽,山高玉眾巃嵷。山亦邐迤,拱揖互為容。風帆頃刻過,我目不得窮。但見連檣來,橫亙若垣墉。
緬懷草昧初,舟師匯元戎。至今趙與俞,廟食崇元功。奈何濡須塢,紛紛斗梟雄。非無爪牙士,所攀非真龍。信知圣人作,萬象開晦蒙。
湖水縮猶悍,江勢高更危。舟師晨濟江,蹴浪殊險巇。如溯八節灘,咫尺不得離。日出杳靄中,風定乃少夷。
朝過博望山,暮宿瓜步湄。計程到江南,看云慰我思。歸心長淹泊,臥聽江流澌。
吾生如老嫗,少即閉深閨。亦思來長風,年往氣漸衰。量己頗已審,通人勿見嗤。
一踏江南地,歡如釋重負。籃輿入寒山,云物明可睹。蒼鱗飄修髯,蔥翠引余步。試問雨雪無,此中未寒冱。
攝衣上層巔,風恬得春煦。金焦時出沒,對時若牙互。空江卷波濤,遙聞勢彌怒。其陽列眾山,雄秀競奔注。
瞿生抱微疴,犖確行不顧。語我平生游,必躋最高處。不然隔培肸,茫然墮云霧。此語絕可思,頗愜游觀趣。及當未衰年,從子窮山路。
倚檻徘徊久,遙巒起夕陰。
桂香傳道氣,梵唄印禪心。
遠寺寒鐙小,虛窗皓月深。
一篙秋水闊,何日重相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