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沙陽舟行至樊城
不是峽中路,奇云何處生。
帆收沙岸白,月入酒杯明。
有樹詩情遠,無山畫意平。
水窗殘暑退,緩緩上樊城。
不是峽中路,奇云何處生。
帆收沙岸白,月入酒杯明。
有樹詩情遠,無山畫意平。
水窗殘暑退,緩緩上樊城。
這里并非三峽的水路,奇異的云朵是從哪里生成的呢?船帆收起,沙灘顯得更加潔白,月光灑入酒杯,杯中一片明亮。岸邊有樹,讓詩情更加悠遠,四周無山,畫意也顯得平淡。船窗之外殘留的暑氣漸漸消退,船兒緩緩駛向樊城。
峽中:指三峽一帶。
沙岸:沙灘。
殘暑:將要結束的暑熱。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是詩人乘船從沙陽前往樊城的途中,被沿途景色所感而創作,當時應處于較為閑適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舟行途中的景色與心境。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展現旅途之美,在同類寫景詩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仆射陂西想到時,滿川晴色見旌旗。
馬融閑臥笛聲遠,
唯君此去人多羨,卻是恩深自不知。
去年春似今年春,依舊野花愁殺人。
犍為縣里古城上,時節先從暖處開,北枝未發南枝晚。
江城太守須髯蒼,頃年曾作東周掾,同舍尋春屢開宴。
斗門亭上柳如絲,坐客爭吟云碧句,美人醉贈珊瑚釵。
日往月來何草草,為報時人知不知,看花對酒定無疑。
君看野外孤墳下,
三道狼煙過磧來,
受降城上探旗開。
傳聲卻報邊無事,
自是官軍入抄回。
朝光如飛猶尚可,暮更如箭不容臥。
犍為穿城更漏頻,青春枉向鏡中老,白發虛從愁里生。
曾窺帝里東鄰女,去時只作旦暮期,別后生死俱不知。
風驚粉色入蟬鬢,日中扶杖憩樹陰,仿佛形容認相識。
向予吁嗟還獨語,花開葉落何推遷,屈指數當三十年。
眉頭薤葉同枯葉,夢里長嗟離別多,愁中不覺顏容改。
嘆息人生能幾何。
暴雨逐驚雷,從風忽驟來。
浪驅三島至,江拆二儀開。
勢恐圓樞折,聲疑厚軸摧。
冥心問元化,天眼幾時回。
漢武清齋夜筑壇,自斟明水醮仙官。
殿前玉女移香案,
茂陵煙雨埋弓劍,石馬無聲蔓草寒。
昨夜蕃兵報國仇,
沙州都護破涼州。
黃河九曲今歸漢,
塞外縱橫戰血流。
去年鑷白鬢,鏡里猶堪認年少。
今年鑷白發,少年曾讀古人書,本期獨善安有余。
雖蓋長安一片瓦,妻兒骨肉愁欲來,偏梁閣道歸得否?
長安六月塵亙天,到官只是推誠信,終日兢兢幸無吝。
丞相知憐為小心,山妻稚女悉迎到,時列綠樽酣酒歌。
醉來便向樽前倒,五年老,知奈何?
來日少,去日多。
金錘錘碎黃金鑷
孤戍迢迢蜀路長,
鳥鳴山館客思鄉。
更看絕頂煙霞外,
數樹巖花照夕陽。
馬縮寒毛鷹落膘,
角弓初暖箭新調。
平原踏盡無禽出,
竟日翻身望碧霄。
正懷何謝俯長流,更覽余封識嵊州。
樹色老依官舍晚,
日暮不堪還上馬,蓼花風起路悠悠。
遲客疏林下,斜溪小艇通。
野橋連寺月,高竹半樓風。
水靜魚吹浪,枝閑鳥下空。
數峰相向綠,日夕郡城東。
終日勞車馬,江邊款行扉。
殘花春浪闊,小酒故人稀。
戍鼓客帆遠,津云夕照微。
何由兄與弟,俱及暮春歸。
扁舟殊不系,浩蕩路才分。
范蠡湖中樹,吳王苑外云。
悲心人望月,獨夜雁離群。
明發還驅馬,關城見日曛。
客過無名姓,扁舟系柳陰。
窮秋南國淚,殘日故鄉心。
京洛衣塵在,江湖酒病深。
何須覓陶令,乘醉自橫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