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故知容州朝請?zhí)展露?其一
今代平塘老,前身靖節(jié)翁。
直心行杲日,清德照寒空。
樂道簞瓢外,歸真軀殼中。
政應高扁墓,百世使聞風。
今代平塘老,前身靖節(jié)翁。
直心行杲日,清德照寒空。
樂道簞瓢外,歸真軀殼中。
政應高扁墓,百世使聞風。
當代的平塘老人,前世就是靖節(jié)先生陶淵明啊。他心地正直如明亮的太陽,品德高潔照亮寒空。樂于堅守道義,生活簡樸,如今已超凡離世。確實應該在他墓前立高大的碑,讓后世之人都能聽聞他的風范。
平塘老:指陶公。
靖節(jié)翁:即陶淵明,謚號靖節(jié)。
直心:心地正直。杲日:明亮的太陽。
清德:高潔的品德。
樂道:樂于堅守道義。簞瓢:指簡樸的生活,出自《論語》“一簞食,一瓢飲”。
歸真:指人去世。軀殼:指人的身體。
高扁墓:在墓前立高大的碑。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為悼念友人陶公而作,當時陶公已離世,詩人有感于其高尚品德和風范,寫下此詩表達緬懷與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陶公的高尚品德和安貧樂道的精神。其特點是通過形象的比喻和簡潔的語言塑造人物。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xiàn)了當時文人對品德高尚者的推崇。
微風吹綠野,月出泛輕艖。倚棹聽山響,聞香辨岸花。乘流無遠近,托興有鷗沙。不覺尋源轉,留人煙與霞。
積雨初乾露欲霜,儒衣秋半不禁涼。離離墜蔓敦瓜秀,纂纂垂林小棗香。薇省久拋邦伯印,柴門最憶野人莊。盤洲水與環(huán)洲接,投老歸來掉釣航。
孤石堪垂釣,清流可濯纓。沿回終日興,偃臥百年情。
攜來勝侶此閑行,解意天公忽放晴。古鎮(zhèn)長溝流月色,農家小院涌波聲。好鵝弄墨全無用,射箭投壺謝未能。早似山僧成坐忘,獨辭杯勺愧難勝。
學道山中知幾春,蓼莪詩廢重思親。還家為奏生天箓,入洞仍隨采藥人。但使鄉(xiāng)閭稱孝行,不妨林壑寄閒身。題詩送別情如海,他日煙霞愿卜鄰。
蕭蕭疏雨點孤蓬,舟子招呼語順風。小麥青青春恰半,一犁江上看田翁。
半壁東南汗漫游,客中青眼此句留。棲棲行止成桑宿,了了湖山入晚秋。木杪風回檐馬動,江天月涌燭龍浮。可堪吾道陵夷日,夜海蒼茫對子游。一生奇氣付澄江,蘋水偏逢國士雙。漁火恍來牛渚客,樵蹤空憶鹿門龐。河山盡墨誠何世,鄒魯馀青在此邦。可惜不令風雨夜,孤標同對最高幢。
晏歲飛騰暮景斜,閉門深巷隔喧嘩。何當雪虐風饕過,聽得街頭賣杏花。
誰家搗練下鳴機,嘆息縈砧又掛衣。山下蘼蕪傷北望,朔方邊馬想南歸。青青浥露臨關盡,白白侵沙出塞微。聞道五原烽火急,戰(zhàn)場幾處傍磷飛。
自是山桃子,蕃名故爾殊。皮膚憐外臘,香味愛中腴。磊落珠盤石,修圓碧海珠。南歸思種汝,土性恐難迂。
烏啼城上頭,白發(fā)夢甘州。自是勞行役,非關好遠游。邊云隨雁落,河水帶冰流。萬里無烽燧,功歸定遠侯。
日上扶桑曙色分,湘簾如水逗南薰。雀屏巧刺籠金飾,鳳斝輕鐫暖玉紋。縹緲寶香穿仗入,鏗鏘環(huán)佩隔花聞。華堂宴罷高眠處,肯向陽臺夢楚云。
三日霪霖已渺漫,未晴三日又言乾。自來說道天難做,天到臺州分外難。百病瘡痍費撫摩,官供仍愧拙催科。自憐鞅掌成何事,贏得霜毛一倍多。多病多愁老使君,不憂風雨不憂貧。三年不識東湖面,枉與東湖作主人。兩載終更過七旬,今朝方始是閑身。細看壁上題名記,六十年間只五人。
海上東風送早潮,孤舟回首故鄉(xiāng)遙。江村雨候瞻山色,客路春痕看柳條。未有文章裨袞職,擬將涓滴助天瓢。逢人又喜聞新事,近日君王視午朝。
白云深不極,籬落數(shù)家村。風俗有遺樸,兒童亦候門。花寒風自落,山晚日初昏。就此聊高枕,登臨興緒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