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憲謹榮壽 其四
不愛虛名不愛錢,既稱眾母復稱賢。
捐貲設學情何厚,塾課觀風意不偏。
簪笏傳家孫又子,乾坤計歲萬而千。
世間吏治皆如此,舜日堯天許媲前。
不愛虛名不愛錢,既稱眾母復稱賢。
捐貲設學情何厚,塾課觀風意不偏。
簪笏傳家孫又子,乾坤計歲萬而千。
世間吏治皆如此,舜日堯天許媲前。
不喜愛虛名也不貪圖錢財,既被眾人稱作慈母又被贊為賢德之人。捐獻錢財興辦學校情誼何等深厚,視察私塾課業、考核士子學風心意公正不偏。簪笏等顯貴標志代代傳家,子孫昌盛。時光流轉,年歲長久。要是世間的官吏治理都能如此,那就能與上古堯舜盛世相媲美了。
仁憲:對賢明長官的尊稱。
捐貲:捐獻錢財。
塾課:私塾的課業。
觀風:觀察民情、考核士子的學風。
簪笏:古代官員用的冠簪和手板,這里代指顯貴。
舜日堯天:比喻太平盛世。
此詩可能創作于曹仁憲任職期間,當時社會或許期望有賢明的官員來治理。詩人目睹曹仁憲不慕名利、熱心教育等善舉,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其的贊美和對良好吏治的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曹仁憲的賢德和功績,突出其不貪名利、重視教育、治理公正的特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民眾對賢官的期盼和贊美。
霜落金臺柿葉丹,秋鐙相對夜初寒。
君能身作芝蘭客,我只竽吹苜蓿盤。
有母存孤生已幸,無兒承后死應難。
空馀匣里端溪硯,鴝鵒雙枯淚眼乾。
綠葉松身幾世修,籌添海屋日悠悠。
瑤臺勝會盡仙侶,蓬島春深晉玉鷗。
愛客風流謀淺酌,蕓窗聯句結新儔。
形骸放浪寒江上,最惜相逢已白頭。
分攜俱是佐高牙,兩地光塵自等差。
榮事日趨丞相府,道情時過老君家。
雙鴻得侶知風便,一鶴思鳴對露華。
早晚相將云漢外,重為龍友免天涯。
大廷多士若云屯,入對從容感至尊。新雨過城開曉霽,好風吹柳散春溫。尚方絡繹來珍饌,中使催呼鎖禁門。回首十年如夢里,傳臚當日愧蒙恩。
文華清禁接詞林,閱卷親勞法駕臨。黃紙墨痕春淡淡,紫垣鐘漏午沈沈。風云此日開文運,忠孝何人契主心。今夜禮曹還賜燭,早隨冠冕聽綸音。
重九觴開八秩筵,果然人是地行仙。
青燈意味猶前日,白發精神倍少年。
獨許琴書為伴侶,遍栽桃李總鮮妍。
名山事業貽雛鳳,合付青緗次第編。
爭誇此老健文壇,猶自蕓窗坐夜闌。
下筆有神前輩少,愛才如命古人難。
二千年史從頭讀,七百家詩放眼看。
留得靈光漢時殿,年年修竹報平安。
美人政成后,日晏但鳴琴。貽我淮南曲,兼操郢里音。
調孤春雪好,寄遠白云深。欲往高樓奏,應悲兩地心。
武昌黃鶴樓,亭亭天南陬。所少陳登臥,空令王粲游。
三秋雁書至,五月梅花愁。莫作殊方語,清淮是楚州。
飛鴻瞥影回頭渺。堪惆悵、兩事升平年少。春色半闌珊,況影形相吊。面目須眉無一是,更剩得、無聊懷抱。壺小。對茶煙禪榻,契結昏曉。
偶爾裙屐追隨,借詞牌杯酒,涂雕枯槁。問字半亭,虛守太元殘草。海澨紅桑經怕看,敢醉心、安期仙棗。休笑。任老去文園,人求遺稿。
傷心遲暮總無聊,
枉說南湘與北瀟。
月自娟娟花自好,
瓊樓辜負紫云簫。
春風開者。一時還共春風謝。柳條送我今槐夏。不飲香醪,孤負人生也。
曲塘泉細幽琴寫。胡床滑簟應無價。日遲睡起簾鉤掛。何不歸歟,花竹秀而野。
正元崇吉序,實歷記良辰。
營室彤曦轉,勾芒令祀新。
堯蓂方告朔,漢酎更宜春。
菖葉農耕候,如膏灑澤頻。
相形何似且論心,
眼力工夫見淺深。
古怪清奇任君說,
靈臺一片若為尋。
牢落悲黃四,艱難百計疏。
須眉違世好,老大泣窮途。
更憶燕山客,言裁乞米書。
凄涼還共惜,瘦骨近何如。
路迂窮日夕,山近逼氤氳。策杖回青靄,披衣染白云。苔痕深莫辨,樹密色難分。一過蓮池上,泉聲到處聞。
登高聊騁望,磴道轉逶迤。何石非三島,無花不四時。篆符分竹葉,仙鳥啄靈芝。
倘問長生訣,應尋華子期。
任重心長在,年侵力未堪。
圣賢憎獨學,老宿幸同參。
已信乾坤蘊,無踰孔孟談。
誰能中道廢,長使一生慚。
屋上炊煙屋下燈,
客來汲井具瓶繩。
雖然此是尋常物,
不是承平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