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憲謹榮壽 其二
孔邇興歌樂具瞻,能寬能猛又能廉。
孝經羽翼持風教,義學栽培引養恬。
名震治中非保障,才誇別駕達閭閻。
恭逢壽誕稱觴會,士子衿耆獻頌僉。
孔邇興歌樂具瞻,能寬能猛又能廉。
孝經羽翼持風教,義學栽培引養恬。
名震治中非保障,才誇別駕達閭閻。
恭逢壽誕稱觴會,士子衿耆獻頌僉。
在近處就能讓人歌頌,大家都敬仰您。您既能寬厚待人,又能嚴厲執法,還十分廉潔。您以《孝經》為輔助來推行風氣教化,興辦義學培養人才,引導人們過上恬淡生活。您名聲震動治所,不只是一方保障;您的才能讓別駕之職的贊譽傳到民間。恰逢您壽誕舉辦賀壽宴會,士子和老人都一同獻上頌詞。
孔邇:近處。
具瞻:為眾人所瞻仰。
孝經羽翼:以《孝經》為輔助。
風教:風氣和教化。
義學:舊時免費的私塾。
養恬:培養恬淡的心境。
保障:這里指地方的守護力量。
別駕:官職名。
閭閻:泛指民間。
稱觴:舉杯敬酒,指祝壽。
衿耆:士子和老人。
僉:都
推測此詩是在曹仁憲壽誕時,當地士子和老人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贊美而作。曹仁憲可能在當地為官期間,推行了一系列善政,重視文化教育、道德教化,以寬厚廉潔的形象贏得了民眾的愛戴。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曹仁憲的品德、才能和政績。其突出特點是全面且直接地對曹仁憲進行夸贊。在當時當地,這樣的詩能體現民眾對官員的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地良好的官民關系。
看山坐石亭。
會握青鋼劍,能銜白玉杯。虛心實腹養瓊瑰。平地一聲雷。唬殺三尸六賊。火里金蓮開坼。自然顯現個靈童。云步太虛中。
日邊紅杏瑤池柳,都是九重天上友。摶風且立白云端,佇看群星西向走。盡吸銀河斟北斗,與爾同歌將進酒。無窮宇宙有涯生,太息今朝杯在手。
嗟。且聽吾妻筆陣嘩。相偕隱,賃舍即寧家。
閑云埋甃冷,皓月照前空。仙與丹俱化,苔花弄曉風。浴丹仙已遠,甃冷蘚痕鮮。斷綆無人汲,空遺浸月泉。
千秋猶想大王風,頸血橫飛一劍紅。未必渡江難立足,不回頭處最英雄。
應紹忘年友,憐君老一經。興酣時卜夜,談劇每移星。昔詫玄言白,今嗟墳草青。望廬思笑語,雙淚為君零。
嵯峨大行東,陵麓正延廣。池河發芳滋,耕鑿樂膏壤。之子慎素履,義路思獨往。黌宮宅幽貞,神宇肅弘敞。空翠在庭戶,嘉木日以長。薦豆不違矩,奠席歘來享。童冠列春服,歌弦發清響。古學貴得師,景行屬高仰。車馬遠可致,山水良足賞。焉得掛朝衣,為爾息塵鞅。
鴨綠羅袍魚口開,重教補綴不須裁。眼前多少鶉衣者,太守真慚襪線才。
才聞吳曲奏云和,忽倚征帆唱楚歌。兩地春風試商略,吳江爭似楚江多。
我昔停車日,君才舞像年。只今逢弱冠,能弗惜華顛。痛定驚濤后,盟深息壤前。不堪臨發處,歸路滿風煙。
清廟上尊元不罩,爵呈三獻禮當終。巫臣馬湩望空灑,國語辭神妥法宮。
泥途漸過車聲滑,才得扶舁渡淺河。從此異鄉誰是侶,月明孤影落澄波。
東蒼龍,入震澤。民胥生,道得國。始用牡,振太白。徐用止,田有獲。吳山高,著銘勒。
紫籜粉成應漸密,白云岑起未全高。慚愧交親問生事,一溪云鳥滿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