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四十六
開口即錯,閉口即啞。
釘嘴鐵舌,一時列下。
碧玉盤,無縫罅。
開口即錯,閉口即啞。
釘嘴鐵舌,一時列下。
碧玉盤,無縫罅。
一開口說話就錯,閉上嘴又像啞巴一樣。那些能言善辯之人,此刻都站列在一旁。這就如同碧玉盤一樣,沒有絲毫縫隙。
釘嘴鐵舌:形容人能言善辯,嘴硬。
罅:縫隙。
此偈頌為佛教禪語類作品。在佛教禪宗中,常強調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言語往往難以準確表達佛法真諦,所以有“開口即錯”之說。這首偈頌創作可能是禪師為了教導弟子放下對言語的執著,去體悟更高的佛法境界。
主旨是強調言語的局限性,倡導超越言語去體悟真諦。其特點是用簡潔的語言闡述深刻的禪理,在佛教文學中具有典型性,有助于修行者打破對言語的依賴,深入修行。
可愛宜男草,垂采映倡家。何時如此葉,結實復含花。
門臨綠野盡,鳥下清江深。借問王孫意,寧知春草心。
生在龍門境,葬臨韓奕坡。荒祠鄰后土,孤冢壓黃河。澽水愁聲遠,梁山慘色多。一言遭顯戮,將奈漢君何。著書雖已先三史,論道如何后六經。因雪李陵為國士,豈期武帝有宮刑。叢生荊棘迷墳冢,舊畫龍蛇照廟庭。為覽遺文來一奠,不知何在子長靈。
尋杖休談碧檻紅,祇應培植探玄工。干從合并無凡態,蕊覺分舒有異容。葉葉共傾心并赤,枝枝交映月輕朧。對花每憶天孫錦,巧售機云杼軸同。
五月南風打麥場,叢楊著地綠成行。行人忘卻風塵苦,擬把黎鋤住此鄉。
三英激戰虎牢關,妾自侯門養玉顏。飛將傾心收絕美,司徒巧計入連環。九垓爭逐秦廷鹿,千載空談漢室奸。羞比明妃稱大義,茍全微命一時間。
姑溪城北西風起,臺構荒涼俯秋水。美人罷妝鸞鏡塵,宮樹長年落紅紫。我思宋祖行樂時,五云不盡來軿輜。錦箏銀瑟度華月,碧紗翠羽生微飔。當時美人坐臺上,綠水青山互相向。野禽曾遂煙際來,翻得叢中數聲唱。美人於今去不還,白云夜夜愁空山。空山唯有石泉水,彷佛清泠鳴佩環。臺前野老頭如雪,但云臺構民脂血。請君當歌慷慨辭,毋俾今人繼前轍。
幾年峨豸侍楓宸,又綰銅章牧野人。激濁揚清威望日,承流宣化寵恩新。懸車已喜歸桑梓,乘化俄驚棄世塵。賴有賢孫能濟美,榮登甲第正青春。
七月十五夜何其,正值扁舟訪我時。留卿且試盂蘭供,來歲依稀叢桂枝。
門前楊柳樹,借汝烏夜棲。郎眠夜未半,無奈汝爭啼。
長歌一曲楊柳枝,短歌一曲青云詞。近前勸君君莫疑。男兒不作兒女態,所貴國士當酬知。與君俱非年少時,桑弧蓬矢何當遺。腰間環佩光陸離,取媚泉石非其宜。留侯只掉三寸舌,黃石將略真王師。寧戚車下鳴聲悲,風塵漫漫緇短衣。五羖大夫百里奚,世主不識終涂泥。英雄所恥比草木,且復俛首就縶羈。故國萬世尤神奇,安能郁郁久居茲。子云寂寞空守雌,屈身伸道非君誰。君知鴻鵠合高飛,一翥萬里無天涯。短枋香稻藏罘罝,弋人慕君君不知。閬風玄圃便棲止,慎勿下飲淤塘陂。于乎慎勿下飲淤塘陂。
峰頂侵云法象寒,遠游虛唱肅天官。松吟泉漱人仙去,猶想簫聲落舊壇。
月過衡門竹樹低,清樽聊得話羈棲。輸君慣聽云間鶴,笑我空聞夜半雞。千古好懷渾謾憶,百年高興屬誰題。東南久別邾徵士,歲晚尋船逆上溪。
避地思投老,征途復苦辛。古城寒戍火,多病老僧身。寂寂凌江寺,蕭蕭楓葉津。昨來云水客,云是廬山人。
髯郎高臥元無恙,何日湘濱具一舟。肯約春風同過我,為公釃酒炙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