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竹
道院竹繁教略洗,鳴琴酌酒看扶疏。
不圖結實來雙鳳,有時記得三天事,自向瑯玕節下書。
道院竹繁教略洗,鳴琴酌酒看扶疏。
不圖結實來雙鳳,有時記得三天事,自向瑯玕節下書。
道觀里竹子太繁密了,讓人稍微清理一番,我一邊彈琴飲酒,一邊欣賞那枝葉扶疏的竹子。不指望竹子能引來鳳凰棲息,有時回憶起往昔的事情,便獨自在翠竹的竹節下書寫。
道院:道士居住的地方。
扶疏:枝葉繁茂、高低疏密有致的樣子。
結實:竹子結果。傳說鳳凰非竹實不食。
三天:道教稱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為三天,這里可能指往昔的一些仙事或往事。
瑯玕:翠竹的美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相對閑適的時期,在道觀中與竹子相伴,遠離塵世喧囂,借清理竹子、回憶往事來抒發內心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寧靜的情懷。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精神追求和創作風格。
白頭忽有印累累,符牒如山退食遲。但見旋添庭下事,不知頓減集中詩。只是從前疏拙身,而今結駟昔懸鶉。伯鸞老去無遺恨,獨憶同操井臼人。
飄泊欲何依,風狂任浪欺。迷途應未遠,好景已全非。初悟淳于夢,難為陶令辭。閱墻禦其侮,爾我亦同支。
歲事已告畢,客行殊未歸。蔞蒿穿雪長,水鳥背人飛。沮洳蒹葭遠,村墟煙火稀。邊風吹莫色,短策度斜暉。
囊中一卷郭氏書,眼底山川興不孤。兩袂風塵誰故舊,一筇煙雨自江湖。銅駝陌上人長笑,金粟堆前鳥自呼。見說五陵佳麗氣,天荒地老不能蕪。
歲暮孰華余,幽蘭植前庭。何彼蕭與蒿,亦復長青青。紛羅奪幽色,荒穢蔽紫莖。拔去在今日,寢食心始寧。蒿也非爾惡,所懼亂芬馨。
星火滅還青,燈火零丁幾。同泊夜之眸,因果俱忘矣。冬風如是聞,落落菩提子。我已不能思,一縷塵埃起。
萬木蕭蕭俱歲暮,疏梅修竹可憐風。三河晴雪飛鴻里,四海孤城返照中。白首園林惟闃寂,紫塵車馬自開通。誰堪物序驚前事,況復馮高數廢宮。
思盈列岫中,目往煙云外。何當絕頂游,時與天光會。我意日餐霞,馀身亦假蛻。閬風夢里來,即眼浮心肺。持此聚熊魂,片形為我繪。旦夕倚青冥,飆輪或可丐。所希玄象明,永濯昏途眛。人生枉用勤,駒影如飄帶。安知神理微,茍慕虛榮大。前茲不足言,今乃識其最。
嵌巖何所有,終年此棲遲。世事正紛紛,問渠渠不知。
握手新知更酒徒,由來奇偉擅菰蘆。星河靜日飄雄劍,風雨殘宵擊唾壺。白玉堂中人在否,黃金臺上客來無。異時苕霅家能泛,何用扁舟狎五湖。
曉出凌州南,晝行泥淖中。一步一踟躕,四顧心忡忡。牽車者誰子?自言業為農。頻歲值大水,田廬為之空。家有白發親,日食憂不充。辛苦事商旅,庶以供飧饔。維人生兩間,所貴親愛鐘。貧賤茍知養,奚必祿位豐。丈夫畏天命,敢不哀人窮。生世苦不偶,何由恤瘝痌。
云樹蕭然丈石居,清罍遙夜薦霜蔬。佳言屢似飛香屑,往事真如繹故書。窗外影閒雙睡鶴,燈前手冷一編魚。寒花瘦竹差相得,白首承明夢亦疏。
昭陽殿里醉春風,香隔瓊簾映淺紅。翠袖擁云扶不起,玉簫吹過小樓東。
南北東西總一家,才生擬議便生瑕。人人錯認髯居士,只有禪師不眼華。
籠蔥翠玉擅風標,白石清泉伴寂寥。安得伶倫裁鳳管,五云深處和簫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