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秋暮獨酌四首 其二
安期與羨門,秦漢跡已陳。
不如東平公,一劍隱紅塵。
醉歌題市樓,墨色粲如新。
叱吒興風云,約束山川神。
從我者誰歟,夜渡黃鶴津。
安期與羨門,秦漢跡已陳。
不如東平公,一劍隱紅塵。
醉歌題市樓,墨色粲如新。
叱吒興風云,約束山川神。
從我者誰歟,夜渡黃鶴津。
安期生和羨門子高,在秦漢時期的事跡已然成為過去。比不上東平公,持著一把劍隱匿于塵世之中。他醉后高歌,在市樓題詩,墨色鮮艷得如同新寫的一樣。他一聲叱咤能興起風云,還能管束山川之神。跟隨著我的人是誰呢?是夜晚同我渡過黃鶴津的人。
安期與羨門:安期生、羨門子高,都是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陳:陳舊,指成為過去。
東平公:具體所指不詳,應是一位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紅塵:指繁華的社會,此處指塵世。
粲:鮮明的樣子。
叱吒:呼喊,咆哮。
黃鶴津:地名,可能是黃鶴樓下的渡口。
“乙巳”為干支紀年,由于未明確具體朝代,難以精準確定時間。推測詩人在秋暮獨自飲酒時,有感于歷史傳說與現實人物,借詩抒發自己的情感和對不同人物的看法。可能當時社會存在一定的動蕩或詩人自身心境有起伏,使其向往像東平公那樣有獨特魅力的人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現實中非凡人物的推崇,區別于對虛幻仙人的向往。其特點是將歷史傳說與現實人物結合,富有奇幻色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視角和情感表達。
我來古茅州,未登三茅峰。自愧塵中人,遽希云外蹤。
明日作寒食,命駕吾欲東。白羊古城門,坡隴何重重。
我行涉其顛,忽下澗井中。一曲復一曲,直道何由逢。
時于荊棘里,小樹櫻桃紅。茁茁丘中麥,類我頭髪蓬。
髪白日日脫,麥青長芃芃。安得長生訣,稽首華陽翁。
兩唐古君子,居鄰升元宮。探仙在何許,為我作先容。
不見滄洲已十霜,夢中炯炯此靈光。
青山拄杖尚能否,華髪與秋俱老蒼。
夜雨豐湖吟浩蕩,夕陽鶴觀吊興亡。
通家有子今頭白,此意堪君累十觴。
綠窗春睡起常遲,繡罷鴛鴦聽子規。
斜倚睡屏閑悵望,慵臨鸞鏡獨支頤。
工余彩線日空永,愁伴珊瑚夢已違。
細數目前花落盡,傷心都付不言時。
憶昔艱難共避兵,轉于貴賤見交情。
長江一水分南北,異姓兩家真弟兄。
回首忽驚人世換,傷心敢負歲寒盟。
空亭花月如春夢,惟有清溪一帶橫。
一貢西支路八千,端溪無石玉還堅。
龍媒帶雨滴秋月,霜兔和云染翠煙。
鳳咮山荒幽草合,雀臺春老野花妍。
丹砂不用醫繁鬢,留爾蕓窗勗草玄。
修竹垂楊映戶栽,清風長送午陰來。
門因好客時時掃,窗為看山面面開。
此樂恐于兒輩覺,長貧能免俗情猜。
儒衣不似牛衣好,叮囑糠妻放窄裁。
落日殘霞島嶼明,淡煙衰草古今情。
青山偏向意中遠,白鳥正當吟處橫。
歲晚梅花和我老,愁來竹葉向誰傾。
浪游無奈徂年感,遠浦晚風潮又生。
五年三到此,門逕怪頻移。
絕壁何年樹,空廊異代碑。
微瀾生古瀨,浮翠擁修眉。
煮茗談時事,山僧總未知。
短篷載煙雨,鼓栧過東溪。盤桓萬山間,乘興信所之。
桃花流水岸,繚繞路欲迷。隠隠雞犬聲,時時出翠微。
支筇試幽討,中有高人居。平湖湛寒碧,疏林擢新枝。
始至俗眼明,延緣遂忘疲。方瞳綠髪翁,一笑深相知。
高譚潄芳潤,探囊出新詩。拍手孤鴻翔,拄杖凌空飛。
舉酒對東風,獻酬各不辭。欲去不忍去,綠樹鳴催歸。
我欲從公住,奈此塵鞅羈。
永嘉諸老不可作,史傳紛紜孰與評。
一字不輕嚴袞鉞,千年如見審權衡。
常憂此道無人識,忽得公詩老眼明。
雪手焚香三讀罷,小樓坐對晚山橫。
東閣游從久,西州慟哭頻。
感君敦古誼,待我異他人。
對酒言猶在,看山跡已陳。
惟應舊賓客,相對一沾巾。
嶺上松如旗,抉疏鐵石姿。
下有烈士魂,上有青菟絲。
烈士節不改,青松色愈滋。
欲識烈士心,請看青松枝。
松根坐穩逢元日,云外詩來寄此翁。
入眼辛盤春意綠,多情蜜炬曉光紅。
兒孫拜舞歡聲洽,節物暄妍往日同。
卻憶少年觴柏酒,觥船到手吸長虹。
吾生汩汩何所就,祇送流光添鬢絲。
起尋諸老已半鬼,回首十年無百詩。
刻意文章終害道,無心世路任多岐。
便須擘畫三千歲,不住青城即武夷。
白鶴岧峣枕江曲,接岫連峰衍林麓。
石堂峻峭萬山雄,擁翠亭亭多喬木。
雙撐石柱峙東南,勢力擎天名不俗。
鐘英特產棟梁材,不墜簪纓美如玉。
左接蓬萊右洞天,峰前水帶縈九曲。
依然幻出武陵源,擬就峰傍新卜筑。
鶴歸錯認華表存,應笑世人枉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