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題張雨珊年丈湘弦離恨譜,集句
才子詩成定可憐。能言青鳥罷銜箋。深知身在情長在,可得潸然是偶然。
歌婉轉,月嬋娟。遙將紅淚灑窮泉。相思只傍花邊立,自古多情損少年。
才子詩成定可憐。能言青鳥罷銜箋。深知身在情長在,可得潸然是偶然。
歌婉轉,月嬋娟。遙將紅淚灑窮泉。相思只傍花邊立,自古多情損少年。
才子寫成的詩作實在令人憐愛,能傳遞消息的青鳥也不再銜送書信。深深知道只要人還在,情就長久存在,哪能料到淚水潸然而下只是偶然?歌聲婉轉悠揚,月色美好圓潤,遠遠地將悲傷的淚水灑向九泉之下。相思之情只能在花旁獨自佇立,自古以來,多情總是傷害少年人。
青鳥:傳說中為西王母傳遞消息的神鳥,此處指傳遞書信的使者。
罷銜箋:停止銜送書信。
潸然:流淚的樣子。
紅淚:女子的眼淚,此處指因離恨而流的悲傷淚水。
窮泉:指地下,九泉。
損:傷害,損耗。
此詞為題贈張雨珊年丈《湘弦離恨譜》而作,推測創作于友人因離別或哀傷創作相關作品之時,作者以集句形式呼應其‘離恨’主題,表達情感共鳴。
全詞圍繞‘離恨’展開,通過集句巧妙串聯經典意象,情感哀婉深沉,既寫離別之痛、相思之苦,又以‘自古多情損少年’點題,概括了多情對少年的傷害,語言含蓄典雅,體現集句詞的藝術巧思。
然諾竟如何,諸侯見重多。
高房度江雨,經月長寒莎。
道本同騷雅,書曾到薜蘿。
相尋未相見,危閣望滄波。
雷電不敢伐,鱗皴勢萬端。
蠹依枯節死,蛇入朽根盤。
影浸僧禪濕,聲吹鶴夢寒。
尋常風雨夜,應有鬼神看。
終南山北面,直下是長安。
自掃青苔室,閑欹白石看。
風吹窗樹老,日曬竇云干。
時向圭峰宿,僧房瀑布寒。
久與寒灰合,人中亦覺閑。
重城不鎖夢,每夜自歸山。
雨破冥鴻出,桐枯井月還。
唯君道心在,來往寂寥間。
破虜與平戎,曾居第一功。
明時不用武,白首向秋風。
馬病霜飛草,弓閑雁過空。
兒孫已成立,膽氣亦英雄。
講終齋磬罷,何處稱真心。
古寺高杉下,炎天獨院深。
燕和江鳥語,墻奪暮花陰。
大府多才子,閑過在竹林。
錯錯在禪庭,高宜與竹名。
健添秋雨響,干助夜風清。
雀靜知枯折,僧閑見筍生。
對吟殊灑落,負氣甚孤貞。
密謝編欄固,齊由灌溉平。
松姿真可敵,柳態薄難并。
映帶兼苔石,參差近畫楹。
雪霜消后色,蟲鳥默時聲。
遠憶滄洲岸,寒連暮角城。
幽根狂亂迸,勁葉動相撐。
避暑須臨坐,逃眠必繞行。
未逢仙手詠,俗眼見猶輕。
大士生兜率,空池滿白蓮。
秋風明月下,齋日影堂前。
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
誰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憑君游蜀去,細為話幽奇。
喪亂嘉陵驛,塵埃賈島詩。
未應過錦府,且合上峨嵋。
既逐高科后,東西任所之。
剛有峨嵋念,秋來錫欲飛。
會拋湘寺去,便逐蜀帆歸。
難世堪言善,閑人合見機。
殷勤別諸友,莫厭楚江薇。
長憶舊山日,與君同聚沙。
未能精貝葉,便學詠楊花。
苦甚傷心骨,清還切齒牙。
何妨繼余習,前世是詩家。
何必要識面,見詩驚苦心。
此門從自古,難學至如今。
青草湖云闊,黃陵廟木深。
精搜當好景,得即動知音。
塵中名利熱,鳥外水云閑。
吾子多高趣,秋風獨自還。
空囊隨客棹,幾宿泊湖山。
應有吟僧在,鄰居樹影間。
我來深處坐,剩覺有吟思。
忽似瀟湘岸,欲生風雨時。
冷煙蒙古屋,干籜墮秋墀。
徑熟因頻入,身閑得遍欹。
踏多鞭節損,題亂粉痕隳。
猶見前山疊,微茫隔短籬。
吾師詩匠者,真個碧云流。
爭得梁太子,重為文選樓。
錦江新冢樹,婺女舊山秋。
欲去焚香禮,啼猿峽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