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陰僉憲宗孟桃源夢詩四首
夢看桃源畫里春,忽驚身是畫中人。丹春幻象神仙遠,自是清奇夢亦神。
傅巖曾托畫圖傳,八翼分明夢上天。變化升騰先有兆,從來官第號登仙。
上界群仙下土司,顛崖辛苦合通知。如今兩浙人清逸,不負桃源入夢時。
百折回流九鎖山,桃源應只是人間。仙家早有迷津術,何事教人錯往還。
夢看桃源畫里春,忽驚身是畫中人。丹春幻象神仙遠,自是清奇夢亦神。
傅巖曾托畫圖傳,八翼分明夢上天。變化升騰先有兆,從來官第號登仙。
上界群仙下土司,顛崖辛苦合通知。如今兩浙人清逸,不負桃源入夢時。
百折回流九鎖山,桃源應只是人間。仙家早有迷津術,何事教人錯往還。
其一:夢中見到桃源如畫卷里的春光,忽然驚覺自己竟成了畫中人。丹青描繪的幻象與神仙相距甚遠,這清奇的夢境本身已足夠神奇。
其二:傅巖賢臣曾托夢境與畫圖相傳,夢中八翼分明直上青天。升騰變化早有預兆,歷來官階晉升便稱登仙。
其三:上界群仙降臨地方官署,陡峭山崖的辛苦應當為人所知。如今兩浙之人清逸自在,不負桃源入夢的美好時刻。
其四:溪水百轉流經九鎖山,桃源本應只在人間。仙家早有迷惑路徑的法術,為何還要讓人錯來錯往?
丹春:疑為“丹青”之誤,指繪畫。
傅巖:代指傅說,商王武丁賢臣,傳說武丁夢得傅說,后于傅巖(今山西平陸)尋得。
八翼:夢中飛升的羽翼,象征超脫。
九鎖山:山勢曲折如鎖,代指幽僻之地。
迷津術:仙家迷惑路徑的法術,典出《桃花源記》“不復得路”。
此詩為和陰僉憲宗孟的唱和之作,主題圍繞“桃源夢”展開。結合“兩浙人清逸”等句推測,可能創作于作者游歷或任職兩浙期間,借夢境抒發現實感慨。
四首詩以“桃源夢”為線索,融合典故與現實,既寫夢境之奇,亦述人間之真,表達對清逸生活的向往與對平凡人間的珍視,語言自然,意境悠遠。
公子歸來后。算酬庸、強秦再破,婦人醇酒。監者侯贏名尚在,同與夷門不朽。仗臥內、兵符私授。幾陣干戈塵世換,傍隋堤、種出千柳絲。清汴瀉,錦帆驟。加身早制黃袍就,趁陳橋、殘宵醉里,大軍齊吼。鐵騎忽然金兵至,倉卒徽欽北走。剩敗草、荒煙遺堠。九市凄涼朋僚散,更誰聞,夜喚樊樓酒。興廢跡,一番又。
惆悵同心欲見難,絲桐一操寫猗蘭。尚嫌馀韻風前散,移上新圖耐久看。
三年萬里黃塵路。只欠江湖去。扁舟二月下湘灣。過了洞庭青草、又春殘。□□□□□□□。□□□□□。□□□□□□□。□□□□□□、□□□。
倚欄桿。步欄桿。鵜鴂三更枝上寒。如何桂影圓。記難難。話難難。那堪清漏喚邯鄲。啼紅燭未殘。
生鐵團團鑄翠巒,一甌倒覆白云端。甌中姓氏無人識,應被山靈靜揭看。
中天插怪石,半壁界飛湍。欲識溪橋路,前林楓葉丹。
嗚呼,吳郎似不欲女人間住,畢竟何方可容女。造物由來有深意,丈夫未必終窮苦。屈家老翁錯解事,強作區區不平語。迷魂大招招不得,鼪鼯對啼江上雨。魚腹脂消骨何在,海內文章竟歸楚。湘山九疑江九派,天地為之尚吞吐。回首當時一子蘭,澌流草沒施荒煙。英雄七尺本有托,斷不俯受凡人憐。吳郎未買南山田,拂衣且登五岳顛。倘有韓眾授丹訣,入口白日升青天。不然來訪王與李,片語共作三千年。男兒死則有死耳,安能再辱咸陽之道邊。噫嘻,勸君歸去者誰子,其人折腰車馬前。
馬牙冰,滿林白。損我苦蕎傷燕麥。甲子陰,鳥無食。山頭農,甸心客。??荒眼雙流血。臘馬躦,春牛吼。癩象來,窮軍走。括金使者空城守。
椰心在酒中,大似銀桃子。浸以玉漿寒,食之甘且旨。
青袍白馬泰陵行,十五年前路慣經。一誦君詩一惆悵,幾回賡和幾回停。
語利猶能安則難,且從利做莫空安。懸知等級無他義,去盡私心只一般。
絕壑有奇樹,高標白云間。疏枝含古雪,綠萼點空山。掛影驚凡鳥,飛香出大關。莫言桃李下,時有幽人還。
景落商飆靖,煙開四郊謐。偃蹇暮山虹,游揚峰下日。水紋城上動,城樓水中出。竟微共治功,空臥淮陽秩。
霜落風高萬里枯,孤鴻窅窅下平湖。行藏誰會倚欄意,嘯詠聊為終老娛。寒日溪山相掩藹,暮云樓閣半虛無。何人妙解丹青事,畫作輞川煙靄圖。繞舍松林寒不枯,煙霞深處見澄湖。縈青繚白知誰賞,把酒裁詩可自娛。剡曲幸非千里遠,同云又復一冬無。會當半夜溪山白,乘興真為訪戴圖。
六行由來數睦姻,士須重義勿輕貧。老夫家譜分明在,莫以新親薄古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