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四十一
大機圓應,大智無方。右左逢原,七穿八穴。
萬疊云山一抹過,十八灘頭聲浩浩。
遇貴即貴,遇賤即賤。法隨法行,法幢隨處建立。
要津把斷,縱奪臨時。
風細細,日遲遲。
四海浪平龍睡穩,九天云凈鶴高飛。
大機圓應,大智無方。右左逢原,七穿八穴。
萬疊云山一抹過,十八灘頭聲浩浩。
遇貴即貴,遇賤即賤。法隨法行,法幢隨處建立。
要津把斷,縱奪臨時。
風細細,日遲遲。
四海浪平龍睡穩,九天云凈鶴高飛。
宏大的機用圓滿應對,深邃的智慧沒有固定方軌。左右皆能契合本源,處處通達無有阻礙。萬千疊嶂的云山如輕抹而過,十八灘頭的激流聲浪浩浩。遇貴者便顯尊貴,遇卑者便現平易。佛法隨順法性而行,法的幢幡在處建立。關鍵要津把握決斷,或縱或奪隨機應變。微風輕柔,麗日和緩。四海浪靜巨龍安睡,九天云凈仙鶴高翔。
大機:禪宗指宏大的機用、契機,即應對眾生根機的智慧。
圓應:圓滿應對,無有偏失。
右左逢原:化用《孟子·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指處處契合本源。
七穿八穴:形容通達無礙,無有阻滯。
法幢:佛教中象征佛法的高幢,比喻佛法的傳播與弘揚。
要津:關鍵處、要道,此處指修行或弘法的關鍵節點。
縱奪:禪宗接機時的手段,“縱”指放任引導,“奪”指截斷執著。
此偈為禪宗頌古類作品,或出自宋代禪僧之手(具體作者未明)。禪宗偈頌多為禪師開示、應機說法所作,旨在以通俗語言闡釋佛法要義。此偈當為日常弘法中,以自然意象與禪門術語,引導學人體悟佛法圓融、應機而動的修行真諦。
本偈通過自然景象與禪門用語,闡述佛法“大機圓應”“法隨法行”的圓融智慧,強調修行需應機而動、不執定法,最終達至“四海浪平”“九天云凈”的超脫境界,體現禪宗“自在無住”的核心思想,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
括蒼煙雨頂,客木晚巑岏。家遠書難到,云深夢亦寒。僧邀攜茗試,客許借詩看。琴冷梅花月,何時為一彈。野徑漁樵共,霜寒江上村。亂山橫紫翠,孤笛送黃昏。滿壁題詩暗,連墻貰酒渾。往來今已熟,稚子又應門。
翠華南度幾千馀,始見中原與閏俱。千載一時周歷數,兩河百郡漢輿圖。平南上策歸諸葛,伐北奇功屬寄奴。安得忠良負雄略,一清關洛到江湖。
沉吟少陵句,真到海西頭。白骨今何在,黃花漸欲收。天陰微雨濕,云黯大湖秋。穿越千年上,當封萬里侯。
浪說河冰肯信然,流澌不動果冰堅。非關天意憐王霸,漢業中興本在天。
今日秋色好,天高景不暄。清飆動林薄,涼意滿丘樊。俗客無因至,幽禽時自言。露濃金盞側,香遠玉簪繁。誰辦東山妓,空馀北海尊。莫吟招隱賦,桂樹可攀援。
偶從邸報見瑤編,便欲吟壇結勝緣。學步邯鄲蒙不棄,橫空鴻雁賴頻傳。更憑網絡風行便,徑使云山電擊穿。往復推敲共甘苦,高天厚地樂周旋。去年今日喜相逢,聯袂披云賞醉楓。建業名山禪誦里,南明遺恨鳥聲中。江流足下翻騰白,霞映腮前爛漫紅。最是難忘揮手際,伶俜霜月一歸鴻。
虎溪流曲泉,鹿門隱高樹。山人不入城,日暮自來去。
君王又詔蓬萊宴,三閣崔嵬壓海鰲。翠玉裝輿容扈蹕,黃金涂紙看揮毫。堯文自與星辰爛,漢殿常依日月高。四十年來無此會,恩深不覺醉仙醪。
春風月上畫樓時,樓上仙人肉勝絲。唱出一聲新樂府,一時爭和竹枝詞。
道士誦徹蕊珠經,云裳月佩風泠泠。養生自鍊千歲藥,勸客每傾雙玉瓶。松間清籟作琴響,竹下嫩涼催酒醒。知子能彈廣陵散,更約月明來一聽。
古禮重親迎,必從父母命。是以夫婦間,所貴惟其正。生男愿有室,生女愿有家。茍能待媒妁,好合寧有涯。婦雖由正道,夫猶未可保。誰謂私相從,一心可偕老。嗟哉卓文君,相如豈負心。婦道既有虧,何用白頭吟。
日永乘涼似飲冰,疏簾揮麈破炎蒸。忘言自會無弦調,習靜翻同有發僧。煮茗已嘗甘露乳,御風還躡碧云層。群峰秀色憑欄盡,不必扶筇更再登。
茅堂子故物,歸意定何如。學道親先輩,清心遠俗書。藤稍垂石亂,瓠葉上檐虛。日有南溪叟,能來送鯉魚。
百感驅人入歲初,泯棼此局古來無。難將凡楚存亡卜,怎免雞蟲得失虞。懷璧總成匹夫罪,破甌紛起市人誣。誰猶夢想升平治,漁奪公然遍禹區。
東曹故人東道主,今雨相逢如舊雨。江邊新閣速我登,坐閱千帆集煙渚。百年榷政如江風,倏平忽險胡能同。平涵云日浴鳧鷺,險鼓雷雨騰蛟龍。我行觀風四經此,野有歌謠民有史。燕南楚北天茫茫,青眼高歌對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