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坐二首 其二
岸幘臨窗意未便,
又拖筇杖出庭前。
清秋欲近露沾草,
皎月未升星滿天。
過埭船爭明旦市,
蹋車人廢徹宵眠。
齊民一飽勤如許,
坐食官倉每惕然。
岸幘臨窗意未便,
又拖筇杖出庭前。
清秋欲近露沾草,
皎月未升星滿天。
過埭船爭明旦市,
蹋車人廢徹宵眠。
齊民一飽勤如許,
坐食官倉每惕然。
掀起頭巾臨窗獨坐仍覺心意不暢,又拖著竹杖走到庭院前。清秋即將來臨露水沾濕秋草,皎潔的月亮未升星星布滿天空。過堤壩的船只爭著趕赴明早的市集,踏水車灌溉的人整夜未眠。平民為求一頓飽食如此辛勞,我坐吃官倉俸祿常感愧疚不安。
岸幘(zé):掀起頭巾,露出前額,形容閑適自在的樣子。
筇(qióng)杖:竹杖。
埭(dài):攔截水流的土壩。
蹋車:踩踏水車,古代灌溉工具。
齊民:平民百姓。
坐食官倉:指官員領取官俸,不事生產。
惕然:戒懼、愧疚的樣子。
此詩為南宋詩人陸游所作。陸游一生關注民生,任官期間常體察民間疾苦。詩中描繪秋夜所見百姓為生計忙碌的場景,當是其任職期間目睹民生艱辛后,感于自身受祿而作,體現了士大夫‘憂民’的責任意識。
全詩通過秋夜露坐的視角,以平實語言記錄百姓為求一飽的辛勞,由景及情,由事及理,既展現民生之艱,又抒發為官自警之心,是陸游‘務觀憂民’情懷的典型體現,語言質樸而意蘊深刻。
杏花初,梅花過,時節又春半。簾影飛梭,輕陰小庭院。舊時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細聽、歌珠一串。 忍重見。描金小字題情,生綃合歡扇。老了劉郎,天遠玉簫伴。幾番鶯外斜陽,闌干倚遍,恨楊柳、遮愁不斷。
搗麝成塵,薰薇注露,風酣百和花氣。品重云頭,葉翻蕉樣,共說內家新制。波浮海沫,誰喚覺、鮫人春睡。清潤俱饒片腦,芬馡是沉水。 相逢酒邊花外。火初溫、翠爐煙細。不似寶珠金縷,領巾紅墜。荀令如今憔悴。消未盡、當時愛香意。燼暖燈寒,秋聲素被。
紫曲迷香,綠窗夢月。芳心如對春風說。蠻箋象管寫新聲,幾番曾試瓊壺觖。 庾信書愁,江淹賦別。桃花紅雨梨花雪。周郎先自足風流,何須更擬秦簫咽。
蘭湯晚涼。鸞釵半妝。紅巾膩雪初香。擘蓮房賭雙。 羅紈素榼。冰壺露床。月移花影西廂。數流螢過墻。
潑火雨初晴。草色青青。傍檐垂柳賣春餳。畫舫載花花解語,綰燕吟鶯。 簫鼓入西泠。一片輕陰。鈿車羅蓋競歸城。別有水窗人喚酒,弦月初生。
玉雪庭心夜色空。移花小檻斗春紅。輕衫短帽醉歌重。 彩扇舊題煙雨外,玉簫新譜燕鶯中。闌干到處是春風。
過薔薇。正風暄云淡,春去未多時。古岸停橈,單衣試酒,滿眼芳草斜暉。故人老、經年賦別,燈暈里、相對夜何其。泛剡清愁,買花芳事,一卷新詩。流水孤帆漸遠,想家山猿鶴,喜見重歸。北阜尋幽,青津問釣,多情楊柳依依。最難忘、吟邊舊雨,數菖蒲、花老是來期。幾夕相思夢蝶,飛繞蘋溪。
石筍埋云,風篁嘯晚,翠微高處幽居。縹簡云簽,人間一點塵無。綠深門戶啼鵑外,看堆床、寶晉圖書。僅蕭閑,浴硯臨池,滴露研朱。 舊時曾寫桃花扇,弄霏香秀筆,春滿西湖。松菊依然,柴桑自愛吾廬。冰弦玉柱風流在,更秋蘭、香染衣裾。照窗明,小字珠璣,重見歐虞。
白發蓬松不記年。扁舟泊在荻花邊。天上月,水中天。夜夜煙波得意眠。
尋幽天氣得晴酣,小小籃輿勝繡鞍。 洞以乳名云液涌,泉紆石出水晶寒。 山容染翠開油幕,竹韻鳴竽立玉竿。 孰謂地靈鐘秀異,美哉風物見興安。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
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飏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 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梅雨過,萍風起。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修竹畔,疏簾里。歌余塵拂扇,舞罷風掀袂。人散后,一鉤淡月天如水。
豆蔻梢頭春色淺,新試紗衣,拂袖東風軟。紅日三竿簾幕卷,畫樓影里雙飛燕。 攏鬢步搖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獨倚闌干凝望遠,一川煙草平如剪。
柳絮風輕,梨花雨細。春陰院落簾垂地。碧溪影里小橋橫,青簾市上孤煙起。 鏡約關情,琴心破睡。輕寒漠漠侵鴛被。酒醒霞散臉邊紅,夢回山蹙眉間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