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王孫歸路草萋萋,
落日青山失舊蹊。
直道未應行不得,
鷓鴣何事向人啼。
王孫歸路草萋萋,
落日青山失舊蹊。
直道未應行不得,
鷓鴣何事向人啼。
游子的歸路上青草萋萋,夕陽下青山間舊路已難尋覓。正道本不應難以通行,為何鷓鴣對著行人悲啼?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此處泛指游子。
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
舊蹊(xī):舊路,蹊指小路。
直道:指平坦的大道,也喻指正直的處世之道。
鷓鴣:鳥名,其啼聲似“行不得也哥哥”,常被用來表達行路艱難或離情別緒。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山行途中。古代文人常借行旅所見抒懷,詩中舊路難尋、鷓鴣啼鳴的意象,可能反映詩人對人生道路或處世之道的思考,具體背景因資料缺失難以確考,大致為行旅感懷之作。
全詩通過山行所見之景,借傳統意象傳遞行路艱難的感慨,語言質樸含蓄,情感深沉,體現了古典詩歌借景抒情的典型特點。
之子幡然別,何人伴寂寥。
相從非世道,獨去是寒朝。
目送孤帆遠,魂隨曉浪消。
重來須定約,莫待隔江招。
客袂只翩翩,家林何處邊。
天寒愁遠道,木落感衰年。
慘澹漁村日,凄涼鴈渚煙。
秋來更多疾,空有夢歸田。
惟吾與西佛,天性本相關。
怊悵迷方久,浮沉苦海間。
三心終不退,上輩必容攀。
慈念應尤切,提攜早共還。
隠處元無路,煙霞素所期。
不逢樵子說,那有世人知。
樹老回春晚,山高見日遲。
欲為重到約,恐爾又深移。
石田所無用,君獨愛斯名。
應為詩書種,免教人世爭。
秋風還自獲,春雨不須耕。
除是長沮輩,能知高隠情。
悠悠涉長途,西日照禾黍。回首睇關山,故鄉在何許。
秋風吹櫟林,憂思莫能禁。同懷不可見,日暮空沈吟。
方矜美少年,倏忽傷丑老。百年能幾何,況復不長保。
存者日已少,逝者日已多。榮華亦難恃,薤露有遺歌。
客涂方浩蕩,歲物正蕭條。
相見江城暮,俱傷鬢發凋。
陰云將變雪,寒水不成潮。
明日還為別,離愁未易消。
月從東海出,冷照玉門關。
征人家萬里,夢向月中還。
金閨亦有夢,卻行玉關道。
道路不相知,思深各衰老。
胡笳亂吹哀怨多,奈此關山明月何。
終宵迸淚如金波。
吾生嗜苦茗,春山恣攀緣。
采采不盈掬,浥露殊芳鮮。
慮溷仙草性,崖間取靈泉。
石鼎乃所宜,灌濯手自煎。
擇火亦云至,不令有微煙。
初沸碧云聚,再沸雪浪翻。
一碗復一碗,盡啜袪憂煩。
良恐失正味,緘默久不言。
須臾齒頰甘,兩腋風颯然。
飄飄欲遐舉,未下盧玉川。
一千余里路,知為爾師行。
晚嶠踏云影,春江聞浪聲。
相逢知有約,又別似無情。
莫話傳衣事,北宗人恐爭。
嬾性難趨世,深棲自養蒙。
得閑真可樂,未死已知空。
陰壑長留雪,喬林易有風。
見聞今又絕,眼暗耳全聾。
厚地產桑谷,為民衣食資。井田取什一,公私兩俱宜。
今者異古昔,苛征常倍蓰。倍蓰猶未厭,泛索仍無時。
官因字民設,胡為反害之。盡以應上求,民病莫能支。
織者恒苦寒,耕者恒苦饑。空村絕雞犬,敗屋多流離。
白叟與我言,其言乃如斯。老夫為悲吟,聞者當致思。
晚來江上天不分,老蛟吐氣成江云。
夜半大風飄屋瓦,頃刻簷間雨如瀉。
柴門緊閉不敢開,漸聞水聲到床下。
開門處處聞啼號,盡說浪頭三尺高。
室廬漂蕩無處所,妻孥大半隨波濤。
江市一時為沮洳,急打行包入山去。
通衢沆漭不可行,歷盡西山豺虎路。
但愿自今風雨調,無復破塊與鳴條。
復嶺又重岡,塵緣此地忘。
五峰朝寺古,雙澗出云長。
深靜宜棲隠,高寒易雪霜。
擬登華頂去,幽徑旋鋤荒。
薄俗謾紛紛,焉知贗與真。
空余千里馬,難覓九方歅。
古道何當復,時風未易陳。
王門舊賓客,懷舊重悲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