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穹窿山上真觀聞施亮生尊師有嶺南之行留此為贈
真師請于帝,應世住穹窿。
鎖院憑雷掣,飛樓惹鶴翀。
神形符字凸,鬼血劍花紅。
見說南行久,多應遇葛洪。
真師請于帝,應世住穹窿。
鎖院憑雷掣,飛樓惹鶴翀。
神形符字凸,鬼血劍花紅。
見說南行久,多應遇葛洪。
施亮生尊師曾向天帝請命,為應世而出居住在穹窿山。道觀院落如被雷電鎮守,高聳樓閣引得仙鶴翱翔。神符上的文字凸起顯靈,驅鬼的劍上似有血花映紅。聽說您將南行許久,想來定能遇見葛洪那樣的仙真。
真師:對施亮生尊師的尊稱,道教中對高德道士的敬稱。
應世:順應世運,指道士應人間需求而駐世修行。
鎖院憑雷掣:形容道觀院落被雷電般的神力守護,雷掣指雷電迅猛的樣子。
鶴翀(chōng):鶴群向上高飛,翀同'沖',高飛之意。
符字凸:道教符箓文字凸起,傳統認為符箓有靈力,凸起的字跡象征神意顯化。
劍花紅:道士驅邪的劍上有紅色光澤,或指劍氣如紅花,喻示斬妖除魔的威力。
葛洪:東晉道教理論家、煉丹家,號抱樸子,曾在嶺南修道,此處用典指代嶺南的仙真。
此詩為詩人游覽穹窿山上真觀時,聽聞施亮生尊師將前往嶺南修行,故作此詩贈別。穹窿山為道教名山,歷史上多有道人隱修,詩中通過道教元素的描繪,既呼應了場景的宗教背景,也暗含對施亮生南行傳承道統的期許。
全詩圍繞施亮生尊師的道行與南行展開,前六句以雷、鶴、符、劍等意象刻畫其駐世修行的超凡氣象,尾句借葛洪典故寄寓南行遇仙的祝愿,主旨鮮明,融宗教情懷與贈別意趣于一體,是一首兼具文學性與道教文化特色的贈別詩。
春水滿江南,三月多芳草。幽鳥銜將遠恨來,一一都啼了。 不學鴛鴦老?;厥着R平道。人道長眉似遠山,山不似長眉好。
驕馬花驄。柳陌經從。小春天、十里和風。個人家住,曲巷墻東。好軒窗,好體面,好儀容。 燭灺歌慵。斜月朦朧。夜新寒、斗帳香濃。夢回畫角,云雨匆匆。恨相逢,恨分散,恨情鐘。
怪爾知時節,逢時輒自鳴。 空階一夜響,短榻幾人驚。 呶呶催寒色,蕭蕭助葉聲。 無人悲物意,徒語不堪情。
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_娥此際、底事越樣好精神。已是天高氣肅,那是清風灑灑,萬里沒纖云。把酒臨風飲,酒面起紅鱗。 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從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紛紛。我為桂花拚醉,明日扶頭不起,顛倒白綸巾。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傾盆。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洛陽城東伊水西,千花萬竹使人迷。臺上柳枝臨岸低, 門前荷葉與橋齊。日暮待君君不見,長風吹雨過青谿.
爛鋪蜀錦寫烏絲。憶傾卮。燕來時。猶記半揎,云袖見凝脂。燕子只今何處去,庭院悄,誤心期。綠蕪凋盡眾芳遲。弄仙姿。瞰方池。墮井殘妝,依約景陽妃。不比春宵??喽?,拚剪盡,燭千枝。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 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
雙闕中天,鳳樓十二春寒淺。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瑤池宴。玉殿珠簾盡卷。擁群仙、蓬壺閬苑。五云深處,萬燭光中,揭天絲管。 馳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換。今宵誰念泣孤臣,回首長安遠??墒菈m緣未斷。謾惆悵、華胥夢短。滿懷幽恨,數點寒燈,幾聲歸雁。
寒來暑往幾時休。光陰逐水流。浮云身世兩悠悠。何勞身外求。 天上月,水邊樓。須將一醉酬。陶然無喜亦無憂。人生且自由。
十年愁眼淚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團燕月明窗紗。樓上胡笳,塞上胡笳。 玉人勸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緩捻琵琶。一從別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紅塵紫陌春來早。晚市煙光好。燈發萬枝蓮,華月光中,天凈開蓬島。 老人舊日曾年少。年少還須老。今夕在天涯,燭影星橋,也似長安道。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西四百州。
十日借春留。芍藥荼コ不解愁。檢點笙歌催釀酒,西州。有謫仙人爛熳游。 白鷺自芳洲。咫尺紅云最上頭。萬古滄江波不盡,風流。誰似監州舊姓牟。
瓊樓玉宇。滿人寰似、海邊洲渚。蓬萊又還水淺,鯨濤靜見,銀宮如許。紫極鳴筲聲斷,望霓舟何處。待夜深、重倚層霄,認得瑤池廣寒路。 郢中舊曲誰能度。恨歌聲、響入青云去。西湖近時絕唱,總不道、月梅鹽絮。暗想當年賓從,毫端有驚人句。謾說枚叟鄒生,共作《梁園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