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惠山泉烹日鑄
小艇沖風過惠山,石螭引脰佇漪漣。白頭未了紅塵債,再酌人間第二泉。
瓦瓶挹注溢微瀾,仙掌兩分瑞露漙。自候燎爐烹日鑄,杜陵肺渴耐甘寒。
小艇沖風過惠山,石螭引脰佇漪漣。白頭未了紅塵債,再酌人間第二泉。
瓦瓶挹注溢微瀾,仙掌兩分瑞露漙。自候燎爐烹日鑄,杜陵肺渴耐甘寒。
小船頂著風駛過惠山,石制的螭龍伸長脖子靜立在漣漪中。白發未消仍未了卻世俗的紛擾,再次品嘗這人間的第二泉。瓦瓶舀水時溢出細微的波瀾,像仙人手掌承接的露珠般清潤。親自守著爐火燒水烹煮日鑄茶,如杜甫般消渴的肺腑正需要這甘冽的寒涼。
石螭(chī):傳說中無角的龍,此處指惠山泉水旁的石制螭龍雕像。
引脰(dòu):伸長脖子。脰,脖頸。
第二泉:即惠山泉,唐代張又新《煎茶水記》評定為天下第二泉,故名。
挹注(yì zhù):舀取、灌注。
漙(tuán):形容露水多而圓的樣子。
日鑄:宋代名茶,產于浙江紹興日鑄嶺,以品質優異著稱。
杜陵:杜甫自號杜陵野老,此處作者以杜陵自比,借指自己對茶的渴求。
宋代飲茶風尚盛行,惠山泉與日鑄茶均為名品。此詩或作于作者日常雅集或公務之余,通過記錄取惠山泉烹煮日鑄茶的經歷,反映宋代文人在世俗生活中追求雅致情趣的普遍心態。
全詩圍繞“汲泉烹茶”展開,前半寫取泉之景,后半述烹茶之趣,以平凡生活細節傳遞文人雅致,體現了宋代詩歌“以俗為雅”的審美特點。
軋軋車聲水滿陂,
溪山佳處客行遲。
林腰一抹炊煙淡,
知是人家飯熟時。
瑤草端宜種玉田。葉已娟娟?;ǜ上伞?
斑斑錦石弄清漣。塵悘都捐。幽意誰憐。
伴我丹黃曲幾前。影比梅妍。香共蕓鮮。
清高才稱百花先。且度寒年。同迓春天。
彤華耀芝蓋,初旭浮絳纈。紫殿切五云,螭表雙嵽嵲。千門洞陰陰,天光互明滅。英英鳳翼擁,肅肅羽旗列。仙《韶》忽然奏,鳥獸咸應節。皂囊上玉陛,丹書出金闕。西北羽書急,半夜渡湟水。上將受鉞出,壯士把弓起。天王跪推轂,四海盡雪恥。殺氣入匈奴,萬里地色紫。雕戈插犀甲,鐵勒封馬齒。平生百戰身,常擬一日死。溪流浸茅字,短檐掛犁鋤。柔桑交午陰,幽禽時相呼。稚子跨犢眠,夢歸候朝餔。稼翁釋其勞,暫往攜陶壺。老妻督少婦,擇繭停辟纑。輕雨日日零,群苗盡懷蘇。幸非城市住,不舍煙波宅。白鳥麗金沙,蒼莓繞黃石。涼陰木澗青,平遠水天碧。梁寒魚盡落,稻晚蟹猶瘠。脩綸倚笭箵,敗笠蓋袯襫。沽酒自易醉,楓根忽終夕。泥洹金為地,祗園寶作坊。蓮猊兩足尊,天龍億萬王。燈存千歲燄,壚騰百種香。精舍坐苾芻,屈曲蜂聯房。又如拘陀葉,處處蔭青涼。暫棲蘊已空,弘慈不可量。青霞抱琳館,蘿陰絡深徑。龜游煙沼煖,鶴立天壇凈。微香拂幽洞,欲覓風不定。云房并縣簾,晝日鎖虛靜。琪殿臨高臺,時聞落瑤磬。循除步周匝,遍扣無人應。三游本豪武,七貴元驕惰。腰間血匕耀,頭上金丸過。艷妓掌列盤,孌童口承唾。高樓沸歌鐘,王侯日盈座。殺人不須仇,睚眥家立破。郭氏族盡滅,銅山死猶餓。十五事君王,三十色未接。醝筱空近羊,蔫蘤不集蝶。昔慚鴟夷汎,今免呼韓挾。夭夭東鄰子,看星誦桃葉。涂黃斷橫云,流紅漬團靨。金微幾千里,一夜去來疊。
道交君若此,相看豈計年。薤叢頻自綠,桃實靜還鮮。
衣舄乘云久,襟期對月懸。茂陵書著就,瀟灑一儒仙。
金盤浮玉液,五日得先沾。覺性閒猶在,時情老自嚴。
門容乞士到,跡共野云恬。萬古春光滿,殷勤為一拈。
鐵馬防秋記昔曾,
晚涂消縮似寒蠅。
同時校尉俱封拜,
誰伴將軍獵霸陵。
重陽風雨會應難,
隔夜秋香興莫闌。
記得先人詩句好,
菊花還擬臘前看。
滿酌吳中清若空,
共賞池邊半丈紅。
老子通神誰得似,
短筇到處即春風。
文繡成章葉覆枝,凡才多干實支離。
喧蜂咽鳥無常態,浪蕊浮花不待時。
海東草木無零落,怪底知寒與眾殊。
突兀含姿向風雨,階前百尺青珊瑚。
子今歸自美,云夢俄羅斯。憤作顛倒想,故非癡人癡。
中原今逐鹿,此角復彼犄。此鹿竟誰得,夢境猶迷離。
遼東百萬家,戰黃血淋漓。不特薄福龍,重重圍鐵圍。
哀彼金翅鳥,毛羽咸離披。方圖食小龍,展翼漫天池。
鼓衰氣三竭,遍體成瘡痍。吁嗟自專主,天鑒明在茲。
人人自為戰,人人公忘私。人人心頭血,濡染紅日旗。
我今托中立,竟忘當局危。散作槍炮聲,能無驚睡獅?
睡獅果驚起,牙爪將何為?將下布憲詔,太阿知在誰?
我慚嘉富洱,子慕瑪志尼。與子平生愿,終難償所期。
何時睡君榻,同話夢境迷?即今不識路,夢亦徒相思。
在家為客莫言勤,此去方知是主人。
百歲毀譽關阿母,一時賢否定諸親。
金萱晝永儲甘旨,玉筍官清課米薪。
儻輟馀閒吟謝絮,錦囊應寄濟川濱。
梅熟枇杷肥,山寒更衲衣。
爨童鋤菜去,饑雀入廚飛。
湖海歸來晚,親朋亂后稀。
可容無定力,事事與心違。
焜煌八字彩毫書,
鐵畫銀鉤照坐隅。
心正自能祛百厲,
辟邪安用道家符。
西樵山色遠依依,東指江門石路微。料得楚云臺上客,久懸秋月待君歸。
自是孤云天際浮,筮中枯蠹豈相謀。請君靜后看羲畫,曾有陳篇一字不?
休論寂寂與惺惺,不妄由來即性情。笑卻慇勤諸老子,翻從知見覓虛靈。
道本無為只在人,自行自住豈須鄰?坐中便是天臺路,不用漁郎更問津。
千里連峰匝,紆回出萬尋。
險分南服界,雄見越王心。
鴻雁謀何苦,熊羆氣轉深。
高松陰夾路,風過助長吟。
磷磷碎石映流泉,隨意幽尋夕照天。
獨木小橋當路出,倩人扶過水西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