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飛云
江風煙樹兩悠悠
有客乘槎上帝州
袖里驪珠光自動
匣中龍劍氣先浮
海橫五嶺添行色
柳拂三城帶別愁
鄭老青氈元不薄
知君才是古人儔
江風煙樹兩悠悠
有客乘槎上帝州
袖里驪珠光自動
匣中龍劍氣先浮
海橫五嶺添行色
柳拂三城帶別愁
鄭老青氈元不薄
知君才是古人儔
江風輕拂,煙霧籠罩的樹木都顯得悠遠綿長,友人乘坐木筏前往京城。袖中驪珠自然散發著光芒,劍匣中的龍泉劍已先透出劍氣。大海橫亙五嶺,增添了旅途的氣色;柳枝輕拂三城,帶著離別的愁緒。你如鄭玄家的青氈般清貴自守,知道你才是能與古人為伍的賢才。
乘槎:傳說中乘木筏上天,此處指友人赴京。
驪珠:驪龍頷下之珠,比喻珍貴才德。
龍劍氣:指寶劍的劍氣,象征非凡才能。
五嶺:大庾、騎田等五座山嶺,代指南方險要之地。
三城:泛指多地,或指具體城邑。
鄭老青氈:典出《晉書》,代指清寒自守的家風或才德。
古人儔:與古人為伍,指才能品德可與古人媲美。
此詩為送別友人李飛云赴京所作,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考,當是作者與李飛云相交甚篤時,于離別之際寫就,既含不舍,更贊其才德。
詩以送別為主題,前半贊友人之才(驪珠、劍氣),后半融景寫情(五嶺、柳色),末以典故收束,肯定其品學可追古人。全詩情感真摯,意象鮮明,是送別詩中兼具深情與雅趣之作。
行人欲上來時路。破曉霧、輕寒去。隔葉子規聲暗度。十分酒滿,舞裀歌袖,沾夜無尋處。故人近送旌旗暮。但聽陽關第三句。欲斷離腸馀幾許。滿天星月,看人憔悴,燭淚垂如雨。
明月生珠海,蒼茫萬里愁。笙歌喧極浦,風露滿孤舟。落雁驚難宿,寒潮靜不流。年來秋望苦,不上越王樓。
萬里風塵劍獨存,五云深處拜天閽。凡才自愧東方朔,待詔空懷金馬門。鬢發已非前日月,蓬瀛真是別乾坤。九溪蓑笠閒磯釣,流水桃花悵舊源。
夏至年來倍寂寥,新愁舊恨積難消。鹿茸初長眠紅蘚,人夢猶恬倚綠蕉。無定陰晴天晝永,有厓生寄世塵囂。卜云五月能通達,一姤佳期始此朝。
平陸溫風雪半消,孤煙籬落隔溪橋。趁墟人去林皋靜,時有晚鴉銜墮樵。
仙桂秋香正好攀,一聲清嘯彩云間。明年又是黃花候,招隱無勞大小山。
春秋美惡不嫌同,老子韓非一傳中。壁上題名二百輩,卓然名世兩三公。
年年花藥縳紅羅,給諫池塘影赤波。爭似黃冠簪玉導,色雖不及豐神過。
亭子山之上,登之復隱山。每過深樹下,常見一僧還。醉怯春風麗,游同夜月閑。可憐荒冢竹,碧血總成班。
白馬號龍駒,雕鞍名鏤渠。諸兄二千石,小婦字羅敷。倚端輕掃史,召募擊休屠。塞外多風雪,城中絕詔書。空憶長楸下,連蹀復連?。
寸心元有雨,八面更當風。精衛海能涸,杜鵑天可通。君臣知有義,褒貶豈無公。一展霹靂手,九吞云夢胸。狂瀾障川外,砥柱橫流中。曷不身伊尹,空教口晦翁。主憂臣不辱,世亂孰為忠。白日青天共,潢池渤海訌。居家移官理,憂國愿年豐。今古心符節,乾坤理勘同。普能知道大,院不慮途窮。
嶺上朅來觀白云,翔鸞奮鶴浮天英。斜開錦繡春樹滿,溶溶半露遙山青。忽然變現成蒼狗,萬里長風霍無有。海龍塞氣不敢吹,日照虛空無老時。嶺上朅來弄明月,千里銀光寒不缺。蝦?魍魎走死盡,直數秋毫上金闕。心如此月月如心,嗒然獨據無弦琴。騰騰轉空白日晝,詩帶流星過南斗。
跏趺僧一榻,共坐了紛奔。誦說年來句,敲推月下文。
赤符辭鳳闕,皂蓋入雄州。芳溯裴中令,聲傳郭細侯。春城桑柘滿,晝館鶴琴幽。獨有金門客,鸰原思未休。
風剪陳幡雨浥沙,平岡煙重向墳遮。誰人不肯燒新紙,轉寄碑前幾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