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詠西施夢花
黃土埋金粉。想吳宮、何異南柯,歡場俄頃。斷送江山嚬笑里,梧葉秋深風緊。更誰問、屧廊香徑。過眼煙花原幻跡,現花身、身后還留影。依舊是,嬌如病。
當時占斷繁華境。一任取、歌酣舞倦,君王醉領。生怕春宵容易度,多少迷離光景。竟付與、五湖萍梗。聽到子規悽絕處,感滄桑、千載芳魂冷。喚不得,紅顏醒。
黃土埋金粉。想吳宮、何異南柯,歡場俄頃。斷送江山嚬笑里,梧葉秋深風緊。更誰問、屧廊香徑。過眼煙花原幻跡,現花身、身后還留影。依舊是,嬌如病。
當時占斷繁華境。一任取、歌酣舞倦,君王醉領。生怕春宵容易度,多少迷離光景。竟付與、五湖萍梗。聽到子規悽絕處,感滄桑、千載芳魂冷。喚不得,紅顏醒。
黃土已掩埋了西施的美麗身影。遙想當年吳宮的繁華,不過如南柯一夢,歡樂的時光轉瞬即逝。江山在她的顰笑間被斷送,秋深時梧桐葉在緊風中飄零。如今還有誰會過問當年的屧廊香徑?過眼的繁華本就是虛幻的痕跡,她的花容雖逝,身后卻仍有殘影留存。依舊是那樣嬌弱,像帶著病容。當年她獨占著繁華的境遇,任那歌舞酣暢、君王沉醉。最怕春宵輕易過去,多少迷離的美好光景,最終都付與了五湖的浮萍。聽到杜鵑啼得凄絕,感嘆千年滄桑,她的芳魂清冷依舊。想喚醒這紅顏,卻再也不能。
金粉:代指女子妝飾,此處借指西施的美麗容顏。
南柯:典出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喻指虛幻短暫的夢境,此處形容吳宮繁華如幻。
嚬笑(pín xiào):同“顰笑”,指皺眉與歡笑,代指西施的神態。
屧廊(xiè láng):春秋時吳王為西施建的響屧廊,以梓板鋪地,西施穿木屐走過發出聲響。
五湖萍梗:指范蠡助越滅吳后,與西施泛舟五湖(太湖及附近湖泊)的傳說,萍梗喻漂泊無定。
子規:杜鵑鳥,啼聲凄切,常象征哀婉與離情。
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作者借西施這一歷史人物,結合其“助越滅吳”“隨范蠡隱退”的傳說,抒發對歷史興亡、繁華易逝的感慨,或寄寓個人對人生虛幻的思考。
此詞以西施為主線,串聯吳宮繁華與身后蒼涼,通過虛實轉換與典故運用,將歷史敘事與情感抒發結合,突出“歡場俄頃”“煙花幻跡”的主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是詠史懷人詞中的佳品。
梅關新甃磴層層,步入云霄不覺升。昔日鹽車垂耳者,四蹄風雨足奔騰。
廿五里街如砥平,東西行李往來輕。寄聲海外諸番國,王道平平正好行。
剪帛裁成五色幡。
枝頭高掛舞翩翩。
才過谷雨看花日,
恰好東風結果天。
嫩蕊更須人護惜,
柔條為怕鳥銜殘。
倚闌細玩生生理,
可喜矯兒善保全。
湔裙波蘸蘼蕪碧。冷雨釀、新煙寒食。青葉紫柘苞初坼。楊柳杏花巷陌。
春陰重、啼鳩乍寂。才上箔、潤馀芳澤。蠶娘早賽祈生澀。縷縷情絲繅出。
薄言采桂花
終朝不盈掬
采之欲遺誰?
所思在空谷
空谷無佳人
但見樵與牧
六老皤然鬢似霜,
縱心年至又非狂。
園池共避何方勝,
樽酒相歡未始忙。
杖屨爛游千載運,
衣巾濃惹萬花香。
過從見率添成七,
況復秋來亦漸涼。
黃鳥音載好,當春不獨飛。
偶然失群侶,嚶嚶聲轉悲。
盻睞若不定,上下何依依。
精神感同氣,爾友遙來歸。
性悅遂閒止,此意何時衰。
我愿請天帝,使彼永無違。
好處都非外物成,自看不解自心情。
談詩舞著忘垂老,聽梵悲來感宿生。
半口尚沾曾戒酒,終身拌別舊居城。
人家積谷塵皆滿,獨掃明窗花里明。
民勤憐俗儉,
婦女共耕樵。
露粟腰鐮刈,
山蔬背籠挑。
珥渾垂臂釧,
裳偶飾鮫綃。
蓬跣慚相顧,
逢人欲諱苗。
半世書叢里,侵尋兩鬢秋。十行雙目下,一蹶百年愁。屈子沉湘水,賈生謫楚州。此身何所似,風雨一孤舟。
未遂平生志,已衰蒲柳姿。黃粱炊半熟,青漢翅先垂。阮籍窮途淚,嵇康幽憤詩。茫茫天地里,吾道竟何之。
法書點畫久非真,
上圣傳真妙入神。
鳳翥龍盤時降出,
二王應望屬車塵。
聞道匡廬飛蓋時,閑尋圖籍費周咨。
亭皋細酌濂溪水,石室親摹大禹碑。
鮑謝清暉看振策,白蘇逸韻羨摛辭。
憐余素有煙霞癖,展卷終期慰所思。
小簇何郎霧夕詩,
微波脈脈解通辭。
憐渠欲墮猶開候,
月下風前爾許思。
綠暗紅稀春已暮。燕子銜泥,飛入誰家去。柳絮欲停風不住。杜鵑聲里山無數。白馬青衫無定據。好底林泉,信腳隨緣寓。拼卻此生心已許。一川風月聊為主。
樓上風光都占斷。樓下風光,還許詩人管。管領風光誰是伴。一堤楊柳開青眼。波面琉璃花影亂。玉筍持杯,畫舸歌聲顫。醉里尋春春不見。夕陽芳草連天遠。
頭頂天,腳踏地。
開口吃飯,鼻孔出氣。
死盡活,活盡死。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未夢見衲僧巴鼻。
達磨迢迢西來,蔥嶺迢迢歸去。
平生悅山隱,一室容我借。
弄泉掬明月,坐石延清話。
既調松下琴,復得松風和。
仙人搗藥禽,獨叫青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