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 秋鬢
絲絲吹瘦花前影,潘郎病余情緒。碧襯鈿涼,翠拈螺小,曾共鸞篦掠處。憑闌私語。驀簪住秋痕,菊叢涼雨。鏡里偷窺,杜娘身世黯如許。
琴邊記調弦柱。恁東風吹損,香薄如霧。凄斷蟬聲,撩遍斜陽,贏得亂愁千縷。墜釵憐汝。怕罥住簾鉤,化愁飛去。禪榻清吟,夜闌搔更苦。
絲絲吹瘦花前影,潘郎病余情緒。碧襯鈿涼,翠拈螺小,曾共鸞篦掠處。憑闌私語。驀簪住秋痕,菊叢涼雨。鏡里偷窺,杜娘身世黯如許。
琴邊記調弦柱。恁東風吹損,香薄如霧。凄斷蟬聲,撩遍斜陽,贏得亂愁千縷。墜釵憐汝。怕罥住簾鉤,化愁飛去。禪榻清吟,夜闌搔更苦。
秋風吹動鬢發,在花前投下消瘦的影子,如同潘岳病后那般蕭索。曾經與你共執鸞鳳篦梳理鬢發,那時碧鈿清涼、螺髻小巧。倚欄私語時,你忽然簪上秋意,在菊叢冷雨中。鏡中窺見,我身世竟如杜娘般凄黯。曾記琴邊調弦,卻被東風吹得香消如霧。凄切的蟬聲、撩人的斜陽,只換得千縷愁緒。憐惜這墜釵,怕它勾住簾鉤,將愁緒帶走。夜闌人靜,在禪榻上清吟,搔首更覺苦澀。
潘郎:指潘岳,晉代詩人,《秋興賦》序云‘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后以‘潘郎’代指傷秋感老之人。
鈿(diàn):用金、玉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飾。
鸞篦(bì):刻有鸞鳳圖案的篦子,古代梳理頭發的用具。
杜娘:唐代歌妓代稱,后泛指身世凄苦的女子。
罥(juàn):纏繞、掛住。
禪榻:僧床,此處指清寂的坐榻。
此詞當為秋日感懷之作,或作于詞人經歷人生變故后。通過‘病余情緒’‘杜娘身世’等句推測,詞人或因年華老去、身世飄零而觸景生情,借秋鬢這一具體物象抒發內心的孤寂與愁緒。
全詞以‘秋鬢’為線索,串聯起對往事的追憶與當下的悲嘆,通過細膩的意象描寫與典故運用,深婉表達了身世之哀與人生遲暮的愁緒,語言含蓄凝練,情感深沉動人。
水晚云秋山不窮,自疑身在畫屏中。
孤舟移棹一江月,早炊香稻待鱸鲙,南渚未明尋釣翁。
結束征東換黑貂,
灞西風雨正瀟瀟。
茂陵久病書千卷,
殷勤為謝南溪客,
白首螢窗未見招。
瘦馬頻嘶灞水寒,
灞南高處望長安。
何人更結王生襪,
舊交已變新知少,
卻伴漁郎把釣竿。
蓮府公卿拜后塵,手持優詔掛朱輪。
從軍幕下三千客,豈同王謝山陰會,空敘流杯醉暮春。
自翦青莎織雨衣,南峰煙火是柴扉。萊妻早報蒸藜熟,花時未免人來往,欲買嚴光舊釣磯。
尚平多累自歸難,一日身閑一日安。山徑曉云收獵網,三頃水田秋更熟,北窗誰拂舊塵冠。
楚客送僧歸桂陽,海門帆勢極瀟湘。
碧云千里暮愁合,南京長老幾年別,聞道半巖多影堂。
廣陵花盛帝東游,先劈昆侖一派流。
百二禁兵辭象闕,四海義師歸有道,
迷樓還似景陽樓。
一章西奏拜仙曹,回馬天津北望勞。
寒水欲春冰彩薄,空鎖煙霞絕巡幸,周人誰識郁金袍。
武牢關下護龍旗,挾槊彎弧馬上飛。
漢業未興王霸在,
欲奠忠魂何處問,葦花楓葉雨霏霏。
暫引寒泉濯遠塵,此生多是異鄉人。
荊溪夜雨花開疾,
世間誰似西林客,一臥煙霞四十春。
趙佗西拜已登壇,馬援南征土宇寬。
越國舊無唐印綬,嶺北歸人莫回首,蓼花楓葉萬重灘。
西巖泉落水容寬,靈物蜿蜒黑處蟠。
松葉正秋琴韻響,
仙客不歸龍亦去,稻畦長滿此池干。
西風渺渺月連天,同醉蘭舟未十年。
??鳥賦成人已沒,日暮長堤更回首,一聲鄰笛舊山川。
碧樹蒼蒼茂苑東,佳期迢遞路何窮。
一聲山鳥曙云外,欲知此路堪惆悵,菱葉蓼花連故宮。
夜按雙娃禁曲新,東西簫鼓接云津。
舞衫未換紅鉛濕,
西樓月在襄王醉,十二山高不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