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流觴
五畝田間宅,流水繞逶迤。誰歟林外剝啄,斗酒問山妻。敢學蘭亭禊飲,且作杯湖夜泛,觴勺漫提攜。二參情未歇,一石醉如泥。
嗟公等,同落落,肯棲棲。一路浩歌歸去,風月滿前溪。人自封侯萬里,我自滄浪垂釣,去住兩無疑。人生行樂耳,富貴更何時。
五畝田間宅,流水繞逶迤。誰歟林外剝啄,斗酒問山妻。敢學蘭亭禊飲,且作杯湖夜泛,觴勺漫提攜。二參情未歇,一石醉如泥。
嗟公等,同落落,肯棲棲。一路浩歌歸去,風月滿前溪。人自封侯萬里,我自滄浪垂釣,去住兩無疑。人生行樂耳,富貴更何時。
在五畝大的田間宅院,有流水曲折環繞。是誰在林外敲門,帶著酒來問妻子。我不敢效仿蘭亭的禊飲,姑且在杯湖夜泛,隨意提著觴勺。二參興致未減,一人已醉得像泥一樣。可嘆你們這些人,同樣孤高,怎肯忙忙碌碌。一路放聲高歌歸去,風月布滿前面的小溪。別人去萬里之外封侯,我在滄浪水邊垂釣,去留都沒有疑慮。人生就是要及時行樂,富貴又要等到何時呢。
流觴:古人每逢三月上巳節,在環曲的水流旁宴集,把酒杯放在水中,杯隨水流,停在誰面前,誰就取杯飲酒,稱為流觴。
逶迤:形容水流彎曲綿延的樣子。
剝啄:象聲詞,敲門聲。
禊飲:古代民俗,于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禊。后演變為在水邊宴飲嬉游的活動。
觴勺:酒杯和勺子,泛指酒具。
二參:可能指參與此次活動的兩人。
落落:形容人的性格孤高、灑脫。
棲棲:忙碌不安的樣子。
滄浪:水名,也可泛指江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的內容可以推測,作者可能處于一種對官場或世俗生活感到厭倦的心境。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人們普遍追求功名利祿,而作者卻選擇回歸田園,享受閑適生活。這首詞可能是作者在田園生活中,與友人相聚飲酒時所作,以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情感。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泊。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自然、意境閑適,通過對比手法鮮明地展現出作者的人生態度。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龍骨穿云水上天,熊蟠抉地土成川。朝來泥淖漫胡處,日落星河已湛然。
春明南省息風埃,帝敕高筵此日開。并命趨陪聯八座,同依袞舄仰三臺。萬方民物資陶冶,一代謨猷屬化裁。欲罄微忱贊休烈,再歌白雪意悠哉。
攬轡春風入駿蹄,兩堤煙柳護晴溪。黃鶯自有留人意,相對殘紅不忍啼。
何人支枕古邯鄲,孤臥僧房四面山。故遣白云遮谷口,不教幽夢落人間。
不復微赪上玉肌,也無清淚化胭脂。空山淡薄收拾住,便了酬春無限思。
有客過我門,開顏喜相見。貧居何以待,案上書千卷。高論到古人,終日自忘倦。非同豪富家,絲竹留飲宴。
鶻翅崩騰來九霄,兔命迫窄無所逃。秋毫就死忽背躍,鶻拳不中還飛高。安知韓盧復在后,力屈但作嬰兒號。少年只取一快樂,誰念草根腥血毛。
分明瀛海涌瀛寰,綠樹紅樓錯落間。借問此圖誰繪得,小神仙寫自家山。
湖西日腳欲沒山,湖東新月牙梳彎。南北兩峰船里看,卻比阿儂雙髻鬟。
高臺突兀燕山碧,黃金泥多土猶濕。曉日曈昽赤羽旗,燕王北面親前席。費盡黃金臺始成,一朝拜隗人盡驚。誰知平地幾層土,中有全齊七十城。禮賢復讎燕始霸,遂與諸侯雄并駕。七百年來不用兵,一戰轟然駭天下。二城未了昭王殂,火牛突出騎劫誅。臺上黃金少顏色,惠王空讀樂毅書。古來燕趙多奇士,用舍中間定興廢。還聞趙括代廉頗,敗國亡家等兒戲。燕子城南知幾年,臺平樹老漫荒煙。莫言騏驥能千里,祇重黃金不重賢。
笑銘崖筆倦,訪雪舟寒,覓里尋鄰。半掩閑門草,看長松落蔭,舊榻懸塵。自憐此來何事,不為憶鱸莼。但回首當年,芙蓉城里,勝友如云。思君。度遙夜,謾疑是梅花,檐下空巡。蝶與周俱夢,折一枝聊寄,古意殊真。渺然望極來雁,傳與異鄉春。尚記得行歌,陽關西出無故人。
樂統大安,舞昭盛德。合奏允諧,孔容有翼。秉翟言竣,總干是力。簫勺之仁,參和萬國。
鐵限僧坊跡未移,千通真草了無遺。蘭亭墨跡何由見,祇說蕭郎奉使時。
燕本冰雪骨,越淡蓮花風。五言雙寶刀,聯響高飛鴻。翰苑錢舍人,詩韻鏗雷公。識本未識淡,仰詠嗟無窮。清恨生物表,朗玉傾夢中。常于冷竹坐,相語道意沖。嵩洛興不薄,稽江事難同。明年若不來,我作黃蒿翁。何以兀其心,為君學虛空。
九載黃扉秉國鈞,千年紫氣際昌辰。衣冠總荷天家澤,省署遙連禁院春。晴旭濃薰花草麗,暖風細逐管弦新。極知此日酬恩志,不負平生報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