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內黃縣
相州吹角欲斜陽,匹馬搖鞭宿內黃。
僻縣不容投刺客,猶指去程千萬里,秣陵煙樹在何鄉。
相州吹角欲斜陽,匹馬搖鞭宿內黃。
僻縣不容投刺客,猶指去程千萬里,秣陵煙樹在何鄉。
相州城傳來號角聲,此時已近傍晚斜陽,我獨自騎著匹馬揮著鞭,前往內黃縣投宿。這偏僻小縣不會有刺客潛伏,可我望著前方路程仍覺還有千萬里遠,那秣陵的如煙綠樹又在哪個地方呢?
相州:古代州名。
欲斜陽:快要到傍晚。
僻縣:偏僻的縣城,這里指內黃縣。
秣陵: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次長途旅行中,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經過內黃縣,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旅途的孤寂與對前路的迷茫。其特點是情景結合,以平實語言展現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反映了古代旅人生活。
謝公樂山水,不以官爵間。天機有所賦,世俗從爾訕。上躡巉巖峰,下弄清冷澗。吾生慕如此,敢避刺疏慢。寧為途中龜,勿作蒿下鴳。人生誰不如,妄為世所束。興來當自往,興盡斯自復。大雪暗溪路,新晴月微燭。去非之子慕,返豈斯人辱。優游便所適,偃蹇媚幽獨。
息灘復息灘,逆上如登天。舟行勢齟齬,百丈不可牽。人持白木篙,左右柱兩肩。倒緣凌風檣,俯貼沖波船。分寸累丈尺,始能就其顛。回頭望來者,相去一丈懸。我生匪利涉,坦易性所便。因之戒行險,庶資遠游篇。
仰頭月在天,照我影在地。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不知我與影,為一定為二。月能寫我影,自寫卻何似。偶然步溪旁,月卻在溪里。上下兩輪月,若個是真底。唯復水是天,唯復天是水。
我愛王懷祖,面壁售人罵。不比少掾時,瞋目荅米價。褊中頓有容,坦之詎能過。桓桓大將軍,漢業在出胯。
國典崇先訓,禮飲及元辰。鼓鐘閟宮間,樂茲黃發賓。犧尊湛醇醴,肴核旅百陳。鹿鳴侑行爵,獻拜敷皇仁。緬彼虞周代,養老敘彝倫。執匕躬饋醬,天子屈其尊。四海漸美俗,負戴不及親。蹇予負明譴,具位牧斯民。顧慚唯風德,何能冀興仁。爰申孝弟義,庶以詔邦人。
百金曾買櫪上駒,權奇神駿人間無。奚官絕力相控制,出門已空千里途。大明殿前早朝罷,揚鞭半是追風者。君不見狒狼獻天馬,白發江南今見畫。
御氣環巡列宿斜,拂云遙見鎮星華。已經屈子無窮問,未到莊生不盡涯。
平生重然諾,一飯未曾忘。結客傾三輔,雄心在四方。千金等瓦礫,七尺任風霜。為問繩樞子,何如俠骨香。
家住秋山下,紛紛霜葉飛。雨微檐滴緩,風急雁聲稀。楚國戰初罷,贛城人未歸。憐君奉甘旨,終歲掩柴扉。
石壁蛩吟濕,松林月照明。入山時雨又時晴,何事精藍鐘鼓遣人聽?未割妻孥去,還遭節序驚。從無勝侶此同行,況乃前峰卜宅對青青?
漠漠空林遠,紛紛飛瀑湍。十年山下住,不敢仰頭看。
少壯好游覽,不知中道憂。方茲懷故土,眷此成淹留。員闕蔽朝厓,玄云陰以浮。徘徊當永夕,嬿婉將焉逑。棲鳥翔不息,鳴蟲亦啾啾。人生無定止,卒歲何能休。
薄俗難共居,紅顏不長好。吾將跨大鵬,神游八極表。
蟾溪南畔小峨嵋,幽磴盤盤上翠微。路轉山亭休客駕,林開云屋掛僧衣。天池水凈涵秋月,石筍峰高障夕暉。勝地從來隔烽火,卻憐人世劫灰飛。
郊原極目思依依,楚木連天楚樹微。遠浦潮生人獨往,寒林風靜鳥雙歸。泥涂自覺朋游好,日月偏催旅鬢稀。念爾同為南竄客,煙波何事更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