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夏六月十四日趙菊潭胡秋白朱間泉孫秋風屠琴塢殳積堂拂塵庵雅集
銀潢未西傾,倒掛橐駝嶺。森嚴嵐氣逼,深樹黑無影。
明月如相尋,朗朗出松頂。科頭坐其間,人意與山靜。
潮聲龕赭來,破屋小于艇。有客吹鐵笛,聲與江潮并。
高梧近十尋,老竹瘦千挺。澹忘遺物我,語妙雜醉醒。
諸君學道人,那不惜光景。清磬出疏寮,逃禪發深省。
銀潢未西傾,倒掛橐駝嶺。森嚴嵐氣逼,深樹黑無影。
明月如相尋,朗朗出松頂。科頭坐其間,人意與山靜。
潮聲龕赭來,破屋小于艇。有客吹鐵笛,聲與江潮并。
高梧近十尋,老竹瘦千挺。澹忘遺物我,語妙雜醉醒。
諸君學道人,那不惜光景。清磬出疏寮,逃禪發深省。
銀河還未向西傾斜,像是倒掛在橐駝嶺上。山間嵐氣森嚴逼人,幽深樹林里一片漆黑不見影子。明月好像特意來尋找我們,明亮地從松頂升起。我們不戴帽子坐在這山間,人的心境與山一樣寧靜。潮聲從龕赭山方向傳來,破舊的屋子比小船還小。有客人吹奏鐵笛,笛聲與江潮聲交織在一起。高大的梧桐將近十尋,瘦勁的老竹有千余挺。我們淡泊地忘卻了物與我,言語精妙,時而清醒時而沉醉。各位都是學道之人,怎會不珍惜這美好時光。清越的磬聲從稀疏的寮房傳出,讓人在逃避塵世的禪意中深刻反省。
銀潢:銀河。
橐駝嶺:山名。
科頭:不戴帽子,裸露著頭。
龕赭:山名。
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澹忘:淡泊忘卻。
疏寮:稀疏的寮房。
逃禪:逃避塵世,參禪學佛。
此詩創作于壬戌年夏六月十四日,詩人與趙菊潭、胡秋白等友人在拂塵庵雅集。當時或許正值夏日夜晚,山間環境清幽,眾人相聚于此,在自然與禪意的氛圍中交流,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雅集時的情景與心境,突出特點是營造了清幽禪意的意境,將自然之景與人文活動巧妙融合。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文人雅集時的精神追求和審美情趣。
高堂翠繞柳千條,振策登臨入絳霄。
日影漸移云覆檻,泉聲不散雨過橋。
山盤曲徑看人小,花布重陰隔市遙。
莫怨章臺攀折手,月明還有客吹簫。
卉木扶疏,琴樽瀟灑。天然愛酒能詩社。分章云錦擅回文,采桑一曲歌詞雅。
曹霸丹青,范寬圖畫。珠聯璧合璠玙價。座中白發老維摩,拈花一笑春無罅。
郭泰曾名我,劉翁復見誰。入廛還作和羅槌。特地干戈相待、使人疑。秋浦橫波眼,春窗遠岫眉。補陀巖畔夕陽遲。何似金沙灘上、放憨時。萬里滄江月,波清說向誰。頂門須更下金槌。只恐風驚草動、又生疑。金雁斜妝頰,青螺淺畫眉。庖丁有底下刀遲。直要人牛無際、是休時。
晴煙如潑春光濃,
萬花笑日爭嫣紅。
百金沽酒直取醉,
有酒不醉孤東風。
不如遂我豐年愿,
秫米價如黃土賤。
家家有酒不用沽,
何用提葫苦相勸。
河陽老將慣登壇,
見說天山戰壘殘。
六郡于今年少在,
誰將尺組系呼韓。
為春忙,名園踏遍,笙歌跡如掃。
嫩蔭開后,動白袷青鞍,游侶都好。
幾時不到城南道。湖漘多弱草。
記舊日、小庭鶯燕,因他憔悴了。
流蘇步障更留人,盛衰翻下涕、洛陽年少。
杯待舉,妖紅濕微傳風調。
回車覺、暖香入座,湘箔掩、花房眠乍曉。
恐逗起、一眶幽恨,雕欄隨世老。
一種分香自月宮。人間清絕處,小山叢。誰將仙米擲虛空。丹砂碎,糝遍碧云中。
好是竇家風。年年秋色里,又香濃。風流全在主人翁。青青鬢,相映臉潮紅。
紫陽禮編甫盡卷,亟償通典平生愿。增損溫公鑒目成,要把二巖書貫穿。夜燈覽徹六一文,眉山鉅集思重見。
七書卷帙二千馀,加我三年當閱遍。
爾來兩目漸眵昏,一一手鈔寧敢倦。固知衰頹力不勝,其奈嗜好頑難變。
又恐貪多或溺心,閉閤時燒香一篆。
掃蛾眉。看朝天素面,恰與月交輝。皓魄難圓,靈娥已嫁,深夜誰叩朱扉。讓青女、嬋娟獨擅,落九夭、咳唾盡珠璣。柳絮聯因,桃花作靧,梅萼添肥。
門掩枇杷花下,有煎茶學士,冷艷相依。姑射肌豐,太真膚膩,清品塵世應稀。卻笑我、停舟訪戴,眩生花、銀海倏迷離。為譜陽春一曲,算比紅兒。
春雪初晴月上時,圍爐戲寫耐寒姿。空山荒渚尋常見,京洛相逢似舊知。
筆禿何堪畫牡丹,夜長偶寫竹三竿。西窗一片長安月,卻作蓬山白雪看。
一葉夷猶聽竹枝,新篁春水碧迷離。為君喚起江南夢,陌上花開記昔時。
歷歷千秋掌上看,衡門臥疾耐清寒。如何不作觚棱夢,偏愛荒江數尺竿。
京洛緇塵染素衣,吳霜點鬢漸知非。寒山淡月千竿竹,可有江湖舊侶歸。
卜筑何年號此君,滿庭金碧護煙云。蕭蕭暮雨吳娘曲,一別江南不再聞。
泉石膏肓寫翠箐,喜君同嗜趙吳興。跫音空谷頻添恨,歸夢長亭又短亭。
孤桐抱高韻,根株半生死。伐為爨下薪,灰滅分應爾。
幸蒙君子聽,驚詫笑相視。弦以園客絲,徽以九寡珥。一彈再三嘆,危苦不余鄙。是時帝張樂,鏗鋐動宮徵。此器獨渺默,別調寄山水。
峨峨復湯湯,誰不充其耳。黃金鑄子期,夙心固如此。
臨安王氣黯然歇,金盤玉碗嗟沈沒。
獨有洞天一片珍,搜剔云根琢詩骨。
彭蠡之水康郎山,奇人往往生其間。
奉常律呂群議辟,苕霅棲遲一第艱。
吹簫度曲亦何有,垂虹亭畔空回首。
誰識當時制作材,賞心惟數武夷叟。
西馬塍邊墓草荒,我曾釃酒吊斜陽。
小朝廷祗茍活耳,如公那許來回翔。
摩挲斯硯增嘆息,楊范樓辛虛左席。
假若攜持上玉堂,也應視草輝鸞掖。
寂寞人間六百春,宣和博古早成塵。
武康山石永不滅,墨花點點同堅珉。
百峰山下石塘清,草屋蕭蕭亦稱情。只愛素心鄰曲過,新將五柳種佗城。
流鶯千囀柳絲長,日及芳菲滿路傍。料得此時陶處士,行行且嗅野花香。
白鶴峰頭春月明,黃塘樹里子規聲。夜深獨自開瑤瑟,山客誰知素女情。
粵王舊國幾翻新,滿眼高車觸路塵。余亦白頭君漸老,山中桂樹恐嗤人。
盤根錯節不知年
老干橫斜倚壑前
閱歷春來經曠代
冪花猶著雪霜天
帝城別后竟誰依,知向江干暫息機。
雨過漁舟當戶集,秋深沙燕貼窗飛。
愛看水月宵移棹,靜憩松陰畫掩扉。
幾欲寄書征雁杳,空教翹首對斜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