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一首
雙林樹下手摩胸,
說有談無恣脫空。
若謂瞿曇曾入滅,
錯教啼鳥笑春風。
雙林樹下手摩胸,
說有談無恣脫空。
若謂瞿曇曾入滅,
錯教啼鳥笑春風。
在雙林樹下手摸著胸口,談論有和無肆意地說些虛妄不實的話。如果說釋迦牟尼曾經入滅,那就錯得讓啼鳥都嘲笑這春風了。
雙林樹:相傳釋迦牟尼在拘尸那拉城外的娑羅雙樹林中入滅。
摩胸:撫摸胸口,有自我肯定等意味。
脫空:說虛妄不實的話。
瞿曇:釋迦牟尼的姓氏,這里指代釋迦牟尼。
入滅:佛教用語,指佛、高僧等進入無余涅槃,即離開世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內容看,應是在佛教思想廣泛傳播,人們對佛教教義不斷探討、解讀的背景下創作。詩人可能是針對當時一些對佛教教義的刻板、錯誤理解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對傳統佛教觀念中釋迦牟尼入滅說法提出質疑,體現了詩人獨立思考的精神。其特點是用自然意象和通俗語言表達深刻哲理,在佛教偈語類文學中有一定獨特性。
既種既耨,廩積孔殷。既狩既獵,鼎餗具陳。秩秩大猷,俛焉日新。勖爾尚友,予亦何人。
小槽停溜務廳閑,幕府文書省卻難。竟日裴回無俗意,祇因竹外有秋山。
幾日多風雨,新晴乍可憐。青山當屋角,白鳥到花前。掃榻袪塵夢,揮毫著短篇。不須登漢閣,有思欲凌煙。
平生以筆代耕耘,老矣營居志亦勤。送子誰為盤谷序,招賢親草北山文。湖鷗近屋拳秋雨,野鶴分松宿暮云。從此只尋閑處去,紅塵一語自紛紛。
許我因緣第四生,丁香一樹認前盟。暫憑文字學雙星。苦雨終風應有悔,愁根恨葉若為情。來生隔斷不分明。
以我相思渴,對君懷抱傾。十年惟此夜,萬籟復秋聲。況有齋頭月,照人冠上纓。此時不共醉,憂國浪如酲。
事到書空倍可嗟,遣愁惟藉酒杯奢。光天共質心如水,朗日寧防影射沙。未必三人成市虎,終當一語釋弓蛇。唫馀轉重平生愧,虛道神羊解觸邪。
試看歌臺舞榭,幾人才是真能手。仙霓社散,昆伶淪落,江湖奔走。古柳夕陽,漁歌野唱,那堪回首。嘆潯陽江畔,琵琶彈斷無人聽,凄涼透。風景江南非舊,正相逢落花時候。書生意氣,知音自許,登樓喚酒。十載飄零,千秋絕藝,一時生丑。待明朝,長空照亮,藝壇星斗。
春光領略不勝嬌,搖蕩東風千萬條。悔盡江州白司馬,一生空詠小蠻腰。
自是庵羅樹下身,現將微疾欲明真。莫疑香積盂中米,居士原來有勝因。
蒼鷹黃犬五花驄,木落風高箭上弓。三穴若能搜狡兔,九天方可下冥鴻。
箕舌兮房耳,交燭兮東鄙。顧謝病兮四三,胡謠諑兮迭萋菲。鵠高飛兮翼焉假,蘭幽幽兮林下。爛晨霞兮莫餐,潦秋清兮爰酌之斝。獸有越阹,魚有跋扈。居巢處穴,知謹風雨。辛薦臨兮下載周,以朝以夕兮五春十秋。年老癃病兮勿遣有詔,人事噂沓兮紫芝叢桂聊夷猶。芡團團兮崟葉長,鏡吾知兮眉如霜。車爾華兮服爾章,素履諒氣咎兮貞也悔亡,所未亡兮隱憂中腸。虞士不往兮招維旌,魯有兩生兮沒齒無名。古道悠兮時事并,疑莫稽兮拔茅征。貞菊延年兮姑餐以落英。雞鳴兮蒼龍上蟠,鶴駕其朝兮竊謝病枕安。須捷蕭蕭兮云棲檐端。于乎!策良被輕兮七子闕下,白帽管寧兮亦容于野。牛山兮鸮林,材充兮培深,彼藪澤兮大狝禽。于乎!窮檐短景兮身衰遐心。
鬼斧穿山骨,明明透一窗。仙人時舉武,壁立下窺江。
淮陽清靜理,永嘉山水心。
惟皇降衷,弗忚弗虧。習遠情肆,始淪以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