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彥威紀事二首
久戍兵殘將亦驕,幸時轇轕與民仇。邊關撤警久階厲,甲胄棄殘尤誤謀。淮浦方期三就緒,王官忍賦四宜休。江城永夜攲寒枕,數盡殘更有幾籌。
民勞無訴卒長征,安得天河洗甲兵。虎出柙誰當任責,鳥傷弓后可無驚。峽山風雪清尊共,楚澤云濤去棹輕。憂國寧忘絲發補,忍隨時態慕鮮榮。
久戍兵殘將亦驕,幸時轇轕與民仇。邊關撤警久階厲,甲胄棄殘尤誤謀。淮浦方期三就緒,王官忍賦四宜休。江城永夜攲寒枕,數盡殘更有幾籌。
民勞無訴卒長征,安得天河洗甲兵。虎出柙誰當任責,鳥傷弓后可無驚。峽山風雪清尊共,楚澤云濤去棹輕。憂國寧忘絲發補,忍隨時態慕鮮榮。
長久戍邊,士兵疲憊,將領驕縱,在這混亂時期與百姓結下仇怨。邊關解除警戒已久,廢棄甲胄是嚴重失策。淮浦地區正期望三件事能順利完成,官員卻忍心說應停止。我在江城寒夜倚著枕頭,數著殘更不知還有多久。百姓勞苦無處訴說,士兵長期征戰,怎樣才能讓天河之水洗刷兵器止息戰爭。老虎逃出籠子誰該負責,鳥兒中箭后怎能不驚。曾與友人在峽山風雪中共飲美酒,在楚澤云濤中輕舟前行。我憂慮國家怎能忘記盡微薄之力,怎忍心隨波逐流羨慕榮華。
轇轕(jiāo gé):混亂、交錯。
階厲:禍端。
甲胄:盔甲。
淮浦:淮河岸邊。
王官:官員。
柙(xiá):關猛獸的籠子。
清尊:美酒。
棹(zhào):船槳,代指船。
絲發補:指盡微薄之力。
鮮榮:榮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當時國家邊境可能戰事頻繁,士兵長期戍邊產生諸多問題,官員不作為,百姓生活困苦。詩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懷著憂國憂民的心境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國家現狀的憂慮和對百姓的同情。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多種意象和表現手法反映社會現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關心國家命運的情懷。
初度逢元日,華筵正七旬。遺經藏甲乙,秘箓授庚申。庭樹三株發,階蓂一葉陳。共欣蘭水上,比屋頌靈椿。
東家屋被西家蓋,仔細思量無利害。他時折屋別陳詞,如今且以壁為界。
魂先絮怯青樓女,命為花輕白袷郎。春色不應疏病客,正緣生計紙千張。
我思李夫子,篇章蓋其馀。平生制作外,攬古為嬉娛。藉之發吾真,陶寫亦自如。浩穰諸名家,精采畢獻輸。譬之大盈府,充牣隨所須。木難兼火齊,瑤瑛與瓊琚。蒐羅盡瑰珍,見者心神舒。元戎統六師,揮斥熊與貙。簫韶八音備,琴瑟諧笙竽。組織敚天巧,劑量極錙銖。渾無斧鑿痕,若以一氣噓。翁才實兼人,不受繩墨拘。驅役混古今,約束誰能逾。大行與王屋,移易來庭除。天吳及紫鳳,裁割衣與裾。若和五鼎味,若貫八寶珠。江淮河濟漢,異派而同趨。隔世覿顏面,一席相唯俞。富哉方寸中,載此萬卷書。再思半山老,高名照寰區。繼作有文山,耿耿忠義俱。今人即古人,三賢固無殊。坡翁真戲劇,其論亦甚迀。見公定俯首,愧悔稱起予。君侯重文事,愛此輕璠玙。授予欲何為,秉筆校魯魚。淺薄諒非任,茲意不可虛。但恐襲金根,有識同揶揄。
凝成姑射姿,幽潔世所獨。春近迫芳心,羞澀破唇玉。
歸計茫然殊未涯,倦游日久似無家。十年燈火有何效,贏得眼前生眩花。
楓林翠壁楚江邊,躑躅千層不忍看。開卷便知歸路近,劍南樵叟為施丹。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津梁我倦。衍波色喜新行卷。天遣。占海外、東風幾番換。孤槎貫月返,霸杜殘春賤。帆轉。喚旅雁、靈巖且為伴。溪光罨綠,何似滄波遠。筋力健。試登樓、鷺宿渚煙晚。起摘田田,碧筒誰勸。曲折湖廊,佇涼題遍。
傷心庾開府,書劍憶游梁。十年流落冰雪,如履柏臺霜。昨日螳螂當轍,今日豺狼當路,牛背置神光。竟訪赤松去,不顧紫微忙。漢貂蟬,萬人杰,八州王。有君如是何事,高臥北窗涼。傳得黃州密印,有病安心是藥,此外更無方。莫袖經綸手,遺愛在甘棠。
春云好墨瘴煙中,鸚鵡群飛荔子紅。男兒守家婦當戍,粵俗古來成土風。
鎖蛟惟有柱,墮鼠已無家。想到真仙宅,能回俗士車。露壇春剪柏,云臼夜敲茶。人境今雙絕,長吟采物華。
驅馬飲淮水,千里黃草平。種谷卻流血,痛哭秋風生。寡妻出租稅,孤兒荷戈行。武威既不足,愿見和親成。
病涉日萬夫,奔川莽牢落。遙空亙脩蝀,眾目堅倚托。忽墮水中心,為功一何博。小狐今畢濟,真贗聊可略。
祗召行親尺五天,書辭對命赤墀前。人言此板多乖牾,換試聊須覓褚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