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櫻桃
王母階前種幾株,
水精簾外看如無。
只應漢武金盤上,
瀉得珊珊白露珠。
王母階前種幾株,
水精簾外看如無。
只應漢武金盤上,
瀉得珊珊白露珠。
西王母的臺階前種了幾株白櫻桃,站在水晶簾外看去幾乎看不見。它只應像漢武帝金盤上,灑落下來的晶瑩白露珠。
王母:即西王母,神話中的女神。
水精簾:即水晶簾。
漢武金盤:漢武帝曾在建章宮前造神明臺,上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接天上的露水。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可能是詩人見到白櫻桃這種較為珍稀的果實后,受其晶瑩剔透的外形所觸動,結合神話傳說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奇特想象和神話典故描繪白櫻桃,突出其珍稀、純凈特質。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力。
吾家消息默中看,看處虛明霽月寒。一色是功須轉卻,石霜端要髑髏乾。
誰識天閑老驥,不爭日暮長途。送盡青云九子,歸去扁舟五湖。寄語竹林社友,同書桂籍天倫。王郎獨為鬼錄,世間無此玉人。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漢殿長門。經緯尚馀三策,典刑留與諸孫。
平生西蜀劉中壘,四海東嘉王右軍。三載相思千里夢,何時把酒聽論文。
篳屋午煙勞遠餉,釣船春雨憶高吟。尋梅徑斷憐無笛,問竹床空壁有琴。凄斷白門羈枕夢,尚隨梁月過楓林。
曲檻繞紅墻。畫里年光。雁來時候夢瀟湘。秋水蒹葭何處是,惆悵南塘。酒莫入愁腸。人在他鄉。晚涼天氣換新妝。佩紫簪黃佳節近,明日重陽。秋到畫堂東。金井梧桐。北來南去問飛鴻。昨夜開筵人薄醉,面共花紅。消息恨重重。往事成空。人生常在別離中。悄倚危欄橫短笛,涼月西風。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樓頭搔首夜凄凄,下界消聲翠靄迷。九月露寒頻警鶴,三更潮到已鳴雞。坐來華月催新句,行處名山憶舊題。惆悵平生詩思苦,夢魂長繞浣花溪。
初謁瓊漿記昔年,迎門一笑想嫣然。夜來雪暗前村路,恨滿東風意不傳。神久塵緣久未忘,飄然隨月到高唐。歡情未接還驚覺,云雨陽臺空斷腸。玉想形容霞想裾,云英自與世姬殊。幾年來往藍橋路,搗盡玄霜得見無。未嘗親到謝家堂,風韻何由識謝娘。說與選花場上客,須知林下勝閨房。漏泄春光洛水傍,紫云名字襲人香。可能惠我黃昏伴,休笑分司御史狂。玉骨那堪瘴霧傷,好將經卷伴南荒。坡仙鼻孔清如水,老覺朝云道氣長。洛浦飄飄信有神,淩波忽睹一枝春。摩挲老眼看微步,旎旎香生羅襪塵。洗盡鉛華見玉環,肌膚冰雪照人寒。臨風脈脈嬌無力,輕裛香羅半未乾。襟袂翛然風味酸,北人誰識蔡姬賢。可憐拋卻清伊月,埋沒邊沙二十年。
送春歸也,正園扉悄掩。短夢支持被鶯喚。且壚煙試茗,瓶水安花,甚天氣、又到日長人倦。那回攜酒處,哭罷殘紅,再哭華年暗中換。休上最高樓,春去樓空,一半是、燕泥堆滿。不埋怨東風惹人愁,反對著東風,者般留戀。
上瀧下瀧舟不同,雙船與石相爭雄。我行亦與篙人似,半在船中半水中。
老臣八十慚尸素,掛了貂冠歸洛陽。芝詔薦臨優眷注,蒲輪促起預平章。重辭禁幄猶如昨,今迓靈輿益自傷。勉策衰羸來鞏固,臨風灑淚厚陵傍。
今日平安出嶺時,瘴氛猶覺潤征衣。一條路入江南去,萬里人從海上歸。
柳絲綿綿春日暉,鞭絲曳曳征塵飛。綰住春光送行客,兩絲相較情相違。柳絲如夢復如霧,江潭凄惻春將暮。愿祝柳絲繫春住,鞭絲又送南歸路。
洛陽全盛想當時,春煖秋涼任所之。金谷名園花綻錦,銅駝古巷柳垂絲。霜林高鳥爭歸疾,沙浦冥鴻欲下遲。萬象有情渾自得,詩囊還載小車兒。
略彴橫門下轉流,掛窗山在屋檐頭。大明古意是時節,霜夜月堂簾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