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邑博林吳航韻四首錄二
天馬真空冀北群,吳江楓落協前聞。詞源鬼泣并神泣,義理更分與漏分。樗櫟卻憐多類我,梅花翻恨不如君。一緘拜領焚香誦,似在春風北面論。
笑狎沙頭鷗鳥群,鸞翔鳳翥不相聞。水天月色人何在,漁火江風夜半分。愛我有情能識我,見君無地卻思君。六經煨燼難憑據,同向先天妙處論。
天馬真空冀北群,吳江楓落協前聞。詞源鬼泣并神泣,義理更分與漏分。樗櫟卻憐多類我,梅花翻恨不如君。一緘拜領焚香誦,似在春風北面論。
笑狎沙頭鷗鳥群,鸞翔鳳翥不相聞。水天月色人何在,漁火江風夜半分。愛我有情能識我,見君無地卻思君。六經煨燼難憑據,同向先天妙處論。
第一首:天馬在冀北的馬群中堪稱絕無僅有,吳江楓葉飄落正應了從前聽聞的景象。詞源之妙讓鬼神都為之哭泣,義理分析得極為清晰。可惜我像無用的樗櫟,反而遺憾自己不如像梅花般高潔的你。恭敬地收下你書信焚香誦讀,仿佛在春風中面北聆聽你的高論。第二首:笑著與沙頭的鷗鳥嬉戲,與高飛的鸞鳳卻無緣聽聞消息。水天間月色如此美好人在哪里呢,漁火和江風在夜半時分相伴。你對我有情又能理解我,見到你后我無處不思念你。六經遭焚毀難以作為憑據,我們一同探討先天的妙理。
天馬:良馬,這里可能有贊譽對方才華之意。冀北群:指冀北的馬群,常用來比喻人才。吳江:泛指江南的江河。鬼泣神泣:形容文章或言辭非常感人。樗櫟:兩種樹名,比喻無用之材。一緘:一封信。北面:古代學生敬師之禮。笑狎:笑著嬉戲。鸞翔鳳翥:比喻書法筆勢飛動舒展,這里也可引申為杰出的人。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儒家經典。煨燼:灰燼。先天:指先于天時而行事,這里指事物的本原、本質。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是作者和友人林吳航唱和之作。當時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文化交流環境,作者與林吳航相互欣賞、交流學問,借詩詞表達彼此的情感和對學問的見解。
這兩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對學問的探討。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真摯,語言典雅有文化底蘊。在文學交流中展現了文人之間的唱和之風,體現了當時文人對才華的推崇和對學問的追求。
萬事傳經懶,官閒且自由。閉門無不可,得秫更何求。玄草揚云宅,清時王粲樓。莫言工作賦,此地易悲秋。
恨我遲生七十年,倉山未獲揖名賢。溪齋展讀隨園集,恰喜今生尚有緣。
烹金之爐,鑄人之模,凈名一默。國師三呼,你諸人又向甚么處摸索。
潦倒煙云任不羈,乾坤隨我放顛癡。每從問寺尋僧處,點出隨花傍柳詩。拄杖每行真老仆,青山到處是相知。白頭莽道無巴鼻,只有吾心孔孟師。
恭儉同堯舜,憂勤固損年。悲風來萬國,白日下中天。薄葬遵周室,初陵兆洛川。至仁推廟號,百世不能遷。四海一明鑒,舟車萬里通。名王花賜綬,戰士錦韜弓。孝武曾疲戰,明皇亦召戎。爭如四十載,終始太平中。付托神靈器,子孫千萬年。果為天下福,遂得圣人傳。已定無疆業,方成顧命篇。明朝無一事,脫屣或登仙。歌舞西陵望,衣冠渭北游。應從天上樂,不為世間留。龍去鼎湖晚,雁飛汾水秋。群臣淚橫臆,空拜翠云裘。曾從西池幸,宮花落未稀。日隨黃傘轉,云繞赭袍飛。臨水樓臺在,傷心歌管非。都門舊行處,卻望壽山歸。
種玉先賢地,驅云過客情。霞光隱高木,磧路射寒星。馬出高天闊,鴻歸漢塞冥。何由投絕壑,回望見龍庭。
繞門一帶凌凌水,輕環十里柔桑翠。鷺立淺波中,石橋彎似弓。年年幽夢遠,鄉思清漣浣。昨日得家書,靈泉心上枯!
夫差劍老斂鋒铓,擊石何須試道傍。若是鞭笞龍象手,只將尺箠起群羊。
誰移古寺到波心,往哲遺蹤竟至今。珠號摩尼從佛得,江浮明月正東吟。一丘偃蓋情何遠,半壁河山澤尚深。四百馀年存俎豆,清風猶自滿雙林。
欲截珊瑚作釣槎,旋隨鷗鳥狎云沙。美人不隔他鄉月,遷客何妨著處家。
溪橋畔,看浣衣,女伴兒撩波相戲。笑里又還斜睥睨,罵一聲嘎嘣兒的你。
兩眼晨星閱世來,自言曾見濟時才。老予一片山林骨,四百峰頭綠萼開。
如何城市有仙家,洞壑玲瓏石磴斜。松檜翠流衣盡濕,芙蓉紫散屐生霞。令威蛻骨真成鶴,曼倩蟠桃又著花。清夜下方棲使者,洞簫聽徹寂無嘩。
十年喬木慰同聲,此日翻憎世上名。我自風塵憐獨往,君今塊壘幾時平。兩人已許俱生死,四海從交說弟兄。惟訝竹林當日事,山濤無計挽嵇生。
莫道閑情拋易得。綠鬢黃花,身是悲秋客。樓外雁音低落日。眼前莫個雙飛翼。遲月花陰渾易識。能幾勾留,換到蒼苔跡。后不如今今異昔。無言有淚空相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