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其二 萍鄉陽春亭
千山擁翠屏,一水縈羅帶。
雨過水痕添,云散山容在。
亭高景最幽,天迥風尤快。
啼鳥一聲閑,喚起情無奈。
千山擁翠屏,一水縈羅帶。
雨過水痕添,云散山容在。
亭高景最幽,天迥風尤快。
啼鳥一聲閑,喚起情無奈。
千萬座山峰像翠綠的屏風簇擁在一起,一條溪水如羅帶般縈繞。雨后水痕增添,云散后山色依舊。亭子高高,景致最為清幽,天空高遠,風更暢快。一聲鳥鳴悠閑傳來,勾起無盡無奈情思。
翠屏:像屏風一樣翠綠的山巒。
羅帶:絲帶,這里形容溪水蜿蜒。
迥:遠。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作者在游覽萍鄉陽春亭時,被眼前山水美景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描繪了陽春亭周圍的山水風光,主旨是借景抒情。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描繪自然和抒發情感的能力。
流賊披猖日,何人啟北門。
當時亦烏合,此地忽蜂屯。
陵樹枯樵采,城磚蝕炮痕。
客來空吊古,寒日欲黃昏。
十一更長按海圖,三千路近接明湖。
未論丹荔黃柑美,先愛青簾畫舫無。
鳳闕銜恩心北向,蘭臺惜別客南趨。
繡衣舊使聲華在,歸望仙槎試問涂。
八八光陰又四春,同柈殊少去年人。不妨諸子頻修供,莫厭擊鮮休說貧。
日日有花終日賞,時時酌酒亦時醒。今年剩得優游樂,亭榜宜書醉景亭。
一勘破,二勘破,雪上加霜曾險墮。
飛騎將軍入虜庭,載得完全能幾個。
急走過,不放過,孤峰頂上草里坐。
咄。
一別都門道,生涯各轉蓬。相逢重把臂,多病已成翁。
附驥思前日,冥鴻想下風。看山朝撫幾,拄頰五侯東。
朝市多榮辱,山林無是非。莫將軒冕貴,博得蔦蘿衣。
撫事才偏短,為農愿不違。歸來陶靖節,歲晚幸相依。
疏傅風流遠,于今有耿光。壯能行所學,老不去其鄉。
袍笏抽身早,田園引興長。瘦筇雙短屐,漫步晚山蒼。
萬事浮云外,蕭然一故吾。菉葹傷道路,歲月感頭顱。
野性無羈管,滄江足釣徒。朝來公事并,搔首辦詩逋。
陋巷孤寒士,出門苦恓恓。雖云志氣高,豈免顏色低。
平生同門友,通籍在金閨。曩者膠漆契,邇來云雨睽。
正逢下朝歸,軒騎五門西。是時天久陰,三日雨凄凄。
蹇驢避路立,肥馬當風嘶。回頭忘相識,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陽社,貧賤相提攜。今日長安道,對面隔云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獨慘悽。死生不變者,唯聞任與黎。
有客天一方,遺我五彩筆。
下有靈兔毫,上有瑯玕節。
節以明幽貞,毫以明純潔。
持勖故交心,感此意良切。
攬之懷袖間,題書寄長別。
記得蒲青艾綠時,故交先識順昌旗。
果然入境稱張祿,未及成功作范蠡。
筠嶺飽看千個竹,梅關空塞一丸泥。
要知軍閥傾頹處,全局先輸此著棋。
湘南竊食漢鹽官,長記靈煙魏闕端。
隙過白駒三歲月,萍漂滄海一孤寒。
九重寬宥環初賜,萬里歸心斗欲干。
常愧主恩深未報,慨然真喜脫囚冠。
雀羅門巷不容車,
杖屨相過一試茶。
后日相思會乘興,
五云溪上是儂家。
塞山暑雨過,爛斑滿翠錦。
花葉良似菊,色香乃稍寢。
落英未可餐,流泉未足飲。
紅霜益燦然,儻與菊同稟。
善善及其類,忍使淪寒品。
收之芳草譜,姱修可勤恁。
色鮮因曉日,
聲脆得秋霜。
爽氣生蘭野。飄細雨、孤帆卸。蟬聲曳樹,燕飛掠水,遠村如畫。
便桃笙、葵扇如遙也。獨把烏絲揮灑。怪金風、初欲動,不禁悲秋重寫。
驀憶鏡中人,自來好、繡閣幽雅。多病為閑愁,怯初長此夜。
記來朝、巧時良日,初臨好、排待針樓下。寄語歸期近,向羅衣再把。
白云蒼山東,歸驂邁長道。
采采斑斕衣,怡怡華萼耀。
俯仰浩無怍,歸來豈不好。
正疑稅駕初,已有徵車召。
努力崇明德,勛庸良自保。
我亦志四方,匪伊瞻旗纛。
天生粉末奪徐熙,
百草千花日美姿。
第一撩人秋色現,
潮痕半沒水紅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