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九首 其七
收來輥去事方圓,獨許漁郎上鉤船。
明月蘆花同一色,落霞孤鶩共遙天。
收來輥去事方圓,獨許漁郎上鉤船。
明月蘆花同一色,落霞孤鶩共遙天。
事物的處理收放自如,能達到圓滿的結果,唯獨贊許那漁郎駕著上鉤的船。明月和蘆花融為一色,落霞與孤鶩一起飛向遙遠的天邊。
輥:滾動,這里有收放、周旋之意。方圓:圓滿,周全。
獨許:唯獨贊許。漁郎:打漁的人。
“明月蘆花同一色”:描繪明月與蘆花顏色融為一體的景象。
“落霞孤鶩共遙天”:化用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指晚霞,孤鶩指孤單的野鴨。
《頌古九首》這類頌古詩多為禪宗僧人或文人以詩歌形式對古代禪宗公案、語句等進行闡釋、發揮。此詩創作具體時間地點難考,但應處于禪宗思想流行時期,詩人可能受禪宗思想影響,借詩表達對禪理的感悟和對自然、生活的理解。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一種超脫、和諧的境界。其突出特點是意境優美,富有禪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對于研究禪宗文學有一定價值。
青山疊疊繞行宮,
萬騎千官四面風。
綵繡趨蹌燈影下,
旂常搖曳月明中。
少日稱豪弓馬場,時平不復戍漁陽。引杯看劍夜云黑,橫槊賦詩寒日黃。霜落草枯閒戰騎,位卑祿薄困征商。白頭未試吳王妓,楊柳蕭蕭古道傍。
少日稱豪筆硯場,一官家近住河陽。人情易變春云薄,世故飽諳秋鬢黃。寒日蒼涼臨迥野,浩歌悲壯激哀商。時平民樂官無事,醉倒題詩舞袖傍。
彷佛紅樓買笑人,大都宜假不宜真。
王成漫自縻高爵,即墨憑誰辨遠臣。
玉在無瑕元是美,棋殘有著又從新。
經綸康濟吾儒事,莫道塵羈未卸身。
慣見琳宮全盛時,朅來荒梗倍傷悽。
虛堂不復瞻遺跡,敗壁才容覓舊題。
帝傅前修皆矩矱,云孫后裔合攀躋。
興衰補弊應商略,徙倚修廊日欲西。
新詞青鳥忽傳來,不厭焚香讀百回。未遇故人先入夢,可憐春色易成灰。
關河落日遲歸思,風雨名山老棄才。悔未十年多著作,藏書世外有蓬萊。
鄭虔三絕擅風流,圖畫高懸百尺樓。贈我臨池無惜墨,愛君落筆有陽秋。
別來不覺星霜換,興到能消契闊愁。斂取酒錢買吳錦,乞將逸趣寫滄洲。
可憐司馬公,作性甚溫良。
憶昔水邊戲,使我不能忘。
妙年聲落落,晚歲陳堂堂。政出諸公右,吾寧一老傍。園林春婉娩,墳土淚凄涼。孝友無馀事,新詩入錦囊。
平野垂四周,陡然橫一丘。
菩提無種子,莫向去來求。
荒城絕所之,歲暮浩多思。
病眼對湖山,孤吟寄天地。
用心長者間,已與兒女異。
況排千年非,獨抱六經意。
終非常情度,豈補當世治。
幽懷但自信,盛事皆空議。
氣昏繁霜多,節老寒日駛。
局促去朋友,咄唶牽夢寐。
將論道精粗,豈必在文字?
淼淼江天,聽中流笛響。推篷看、一川凄爽。
六朝遺跡,問風景、幾曾無恙。只隔岸、建業城邊,有商女,深夜唱。
一輪團月,與船頭、正相向。越顯出、萬層銀浪。
十年作客,算將來、祇悲愴。且渡江、溷跡騎奴廝養。學販畚,兼鬻醬。
連朝晴日報梅開,一雨村原晚又催。
湖上記曾攜手處,袖間誰為忍寒來。
殘年不抵花先落,萬徑相尋水更回。
江國正愁吹欲盡,卻留春在海南隈。
去歲西林湖寺中,
野僧曾與詠晴風。
一時潘蓋姜同飲,
今日相望我禿翁。
殘雪初融,聽千門爆竹,此宵何夕。梅橫小閣,春透一分消息。匆匆歲月,漸知非、驚心明日。未曉鐘,風光猶是,今年莫教輕擲。
處處辛盤如昔。正春衫試著。鵝笙暖炙,屠蘇到手,偏怪新來遲到。閨中少婦,頌椒花、酒清燈碧。看兒女,彩衣成列,休問漏聲頻滴。
雪霽燕關,有吳客將歸,越吟蕭索。池塘草色,夢入君家康樂。偶攜書劍,逐寒煙、壯游河朔。從市中,狗屠擊筑,相看酒壚酬酢。
千里春風垂橐。嘆秦川公子,梁園棲泊。長門價賤,誰識臨邛搖落。仲宣憔悴,賦登樓、仗憑春屩。且作達,放歌湖海,莫問人情云薄。
俗事紛紛俗殺人,鶯啼燕語誤芳辰。
無詩無酒如秋淡,多病多愁厭雨頻。
行處瑕瑜勞計較,法家機械費精神。
尚平可學誰曾學,自笑區區見未真。
紅日西飛白馬東,
錦袍織帶從官同。
親知相見如相問,
日有新詩紀圣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