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其六
孔光譖王嘉,浸潤致之死。
馬融排李固,承順權臣指。
兩人擅聲華,素推經術士。
忽焉好惡乖,交口肆詆毀。
失己違本心,媚人求貴仕。
平生讀何書,適佐貪且鄙。
一念入奇邪,百世人不齒。
愿爾顧修名,慎勿污青史。
孔光譖王嘉,浸潤致之死。
馬融排李固,承順權臣指。
兩人擅聲華,素推經術士。
忽焉好惡乖,交口肆詆毀。
失己違本心,媚人求貴仕。
平生讀何書,適佐貪且鄙。
一念入奇邪,百世人不齒。
愿爾顧修名,慎勿污青史。
孔光誣陷王嘉,逐漸進讒言致使王嘉死亡。馬融排擠李固,是順從了權臣的旨意。這兩人都享有聲名,向來被推崇為精通經術之士。忽然間他們的好惡變得反常,一起肆意詆毀他人。他們迷失自我違背本心,諂媚他人以求高官厚祿。他們平生讀了那么多書,卻只是助長了貪婪和卑鄙。一旦有了邪惡的念頭,就會被后世所不齒。希望你們珍惜美好的名聲,千萬不要玷污了青史。
譖(zèn):誣陷,中傷。
浸潤:像水浸潤物體一樣,比喻逐漸地、暗中地進讒言。
排:排擠。
擅:擁有,享有。
聲華:名聲榮耀。
素:向來。
乖:違背,反常。
交口:眾口同聲。
適:恰好,正好。
佐:助長。
奇邪:邪惡。
修名:美好的名聲。
此詩創作背景或與詩人對當時社會上一些文人追逐名利、喪失氣節現象的不滿有關。詩人可能目睹了身邊或歷史上類似孔光、馬融之流為求富貴而違背道德之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勸誡世人。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那些為求富貴而違背本心、諂媚權貴的人,強調道德和名節的重要性。其特點是用典恰當,直抒胸臆,具有很強的勸誡意義。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詩人的道德觀念和社會責任感。
不思何肉與馮魚,滓穢寧教溷太虛。嗒爾坐忘南郭幾,翛然人似上皇馀。身依地水真如幻,俗少耕漁近厥初。欲作瓊南風土記,山經月令不勝書。
執簡王庭歲月深,壯心無奈二毛侵。悠悠蜀道千年恨,莫把哀辭作楚吟。
東海廣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雖高大,不逆垢與塵。良木不十圍,洪條無所因。長者能博愛,天下寄其身。大匠無棄材,船車用不均。錐刀各異能,何所獨卻前。嘉善而矜愚,大圣亦同然。仁者各壽考,四坐咸萬年。
伊昔垂髫年,逢歲輒歡喜。喜歡將何如,數日仍屈指。事與年侵尋,世網固纏己。物態遷性情,感節悲懷起。四序恒不居,天地有剝否。眇茲血氣軀,神理會頹圮。四大非我物,安能保妻子。骨肉尚不顧,官爵寧久恃。困魚樂深淵,齷齪思脫屣。何當淩高風,采薇西山趾。
紫莼江上是吾家,一葉扁舟一釣車。何必陶公種魚法,雨汀煙渚盡生涯。
相國西垣第,新看種竹成。葉香鳴鳳宿,根古蟄龍生。雨洗瑯玕色,風傳竽籟聲。山林輕肉食,心跡喜雙清。
土甑殘炊黍,津航促扣舷。云迷孝王苑,星認太丘躔。破瑟弦鹍舞,吟囊錦獸鮮。晚淮他夜月,離思共娟娟。
峨眉攬勝,更殷勤寄我,一篇冰雪。憶否浮槎東海日,彌望滄溟空闊。蕭寺敲詩,亂峰蠟屐,消盡熱中熱。學增閱歷,山川自昔能說。此際故國成塵,故人如夢,鴻爪皆陳跡。夷甫諸公何處也,誰共新高嘆息。錦水重臨,節樓再到,來作諸侯客。舊游屈指,半輪還認秋月。
華年應悔成虛擲,愁痕嵌入眉痕碧。的的為相思,玉郎知不知。涼云真似畫,翠蓋離披也。未許作鴛鴦,秋來空斷腸。
平生游未到秦川,每送秦人一黯然。四姓帝居雄自古,二崤關路險如天。河冰堅處行歸騎,霜月圓時泊客船。不必更論南越橐,卷中曾補白華篇。源溪苓塞近何如,華子高棲善著書。歸奉晨昏千里外,正當天地一陽初。羅浮大藥光生鼎,太華晴峰雪照廬。自昔五陵游俠窟,送君臨發重踟躇。
樓深人靜燕飛時。樹密午陰遲。咒罷篆煙微。啟心事、蓮臺早知。黃昏徙倚,蕭風槭雨,母子耿相依。欲出卻徘徊。任長盡、虛庭綠苔。曉涼翠閣禮慈云。梵誦熟靈文。芳世老青春。恁辜負、薔薇小園。無邊畫意,可能寫得,流水古花源。市隱謝塵氛。只心上、經香暗聞。
一年十二月,只馀此一月。此月極盡處,又見明年月。循環既無端,何勞強分別。
黃河西來坤軸折,濁浪排空天欲裂。彭城老稚哀哀啼,自分闔門作魚鱉。仁明太守眉山蘇,誓以只手障其沖。指麾徒旅荷畚輂,長堤隱起如晴虹。波恬浪靜民安堵,共喜更生歌且舞。九重下詔侈褒嘉,拯溺禦災非小補。飛樓高壓城之東,張筵會客何雍容。后山作銘潁濱賦,筆力直與造化爭瑰雄。神游八表知何處,贏得穹碑照今古。當年舒李今何如,羈鬼啾啾泣煙雨。
龍欲升天須浮云,人之仕進待中人。眾口可以鑠金,讒言三至,慈母不親。憤憤俗間,不辯偽真,愿欲披心自說陳。君門以九重,道遠河無津。
春水溶溶綠滿灣,征夫荷鍤有馀閑。承平已喜兵戈靜,猶憶前年夜破關。